美文网首页散文简书面面观读书
佛的饮食衣着中隐含着世人未知的智慧

佛的饮食衣着中隐含着世人未知的智慧

作者: 玉杯清茗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8:02 被阅读52次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读书笔记(四)

佛的饮食衣着中隐含着世人未知的智慧
佛的饮食穿衣都是有严格的规范讲究的。

关于喝水的戒律规定

佛的戒律中,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呢?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这是佛门的一种哲学思想,希望人们看世界不要只注意他的表面,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表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八万四千”是极言其多,而不是具体的数目表达。
佛教是最讲究护生的,古代饮用水为溪水、河水、井水等天然水。这些水里多少都有鱼虫虾蟹等小生物存在,在佛教中这些东西统称做水虫。水虫也是众生,其性命也是不可杀害的。所以佛陀规定,僧人饮水要用漉水囊过滤后才能饮用。而且规定是挺复杂的,比如有虫的水你做有虫想是不能喝的,有虫的水你认为无虫(无虫想)也是不能喝的,还有规定说无虫的水你认为有虫(无虫有虫想)这种情况水也是不能喝的。
佛经中就有记载某僧人因为没有带漉水囊,在外游行的时候,碰到水也没办法喝,因此生生渴死。
实际上漉水囊和净水瓶是僧侣必备之物。净水瓶就是用来放置平时过滤干净的净水的容器,僧人要洗手或者饮水都得用净水瓶里的无虫的净水,否则就是犯戒。因此,这个戒律是相当严格的,虔诚的僧侣们对此戒律也极其看重,有不少僧侣为不犯戒而死去。

关于吃饭时间安排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普通佛学把我们人类吃饭,叫做段食,分段的在吃饭,一天吃三餐。印度人吃饭用手爪,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反正是借助于手,所以叫抟食。
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是人道吃饭时间,晚上是鬼道吃饭时间。佛吃饭采用人道时间,日中一食。佛的后世弟子们,过了中午一点就不吃饭了,就是源于佛的习惯。

关于衣着的讲究

经云:“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吃饭时间到了,“著衣”,穿好他的法衣,就是一件袈裟。佛虽是太子出家,但他以身作则,衣服就是一件袈裟,又称福田衣,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终生培福的标记。这里南师说:“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这个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而已。”出家人袈裟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
佛平常也穿便衣,天热的时候,膀子像其他印度人一样露出来。到了吃饭时间,就穿好他的袈裟。“持钵”,就是拿着他的饭碗。这个钵传到中国来,有瓦钵,也有铜钵。
佛穿好袈裟,端着吃饭的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就是到这个首都讨饭,也叫做化缘。对于众比丘来说,讨饭,不是仅只讨一口饭吃,是讨一个永生不灭的精神食粮。所以,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终生。也许有人像我一样会有疑问:佛和弟子为啥不自己做饭?这里南师讲到:“佛的戒律规定,佛和弟子们不但不做饭,连种田也是犯戒的,一锄头下去,泥土里不晓得死多少生命,所以不准种田。”

关于吃饭的礼仪

经云:“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敷座而坐。”意思是在舍卫国首都的大城,他们挨门挨户的化缘。化好了以后,“还至本处”,没有说在路上就吃起来,也没有说边化缘边吃。而是,把乞讨饭的食物端回到原来的住所,就是“还至本处”,在既定的地方吃饭。
吃完后,“收衣钵”,就是把袈裟和饭钵收起来,放到原处,接着还有一个礼仪行为,“洗足已”,就是还要用水洗干净脚。最后是“敷座而坐”,就是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好,摆整齐。一切都躬身亲自进行,一切井然有序,一切简单平常。
从中,我们看到佛凡俗的一面,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并非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这里想起来佛曾经说过:“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只是,佛曾经是人,而人却未必能成佛。

相关文章

  • 佛的饮食衣着中隐含着世人未知的智慧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读书笔记(四) 佛的饮食穿衣都是有严格的规范讲究的。 关于喝水的戒律规定 佛的戒律中,规...

  • 2018.11.5.生活是相通的

    1,世人都求财,怎么得? 2,世人都求聪明智慧,怎么得? 3,佛说,求1,财布施,可得 4,佛说,求2,法布施,可...

  • 2022年5月17日感恩日记

    一,阅读 今天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第十五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第15章饮食与健康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智慧老人告...

  • 长篇小说‖教书匠48

    佛可以渡死人的灵魂,却渡不过陷入种种苦难的生人。佛是慈悲的,那双含笑的眼睛里充满世人看不透的智慧,而信佛的人的眼里...

  • 李小乐的回忆(肆拾捌)

    佛可以渡死人的灵魂,却渡不过陷入种种苦难的生人。佛是慈悲的,那双含笑的眼睛里充满世人看不透的智慧,而信佛的人的眼里...

  • 红旗降半奠亡魂 白衣着整救世人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第九章

    何为无上正等无觉的菩提智慧,就是“空”,世人不好理解,在这一品中佛祖如来用“平等”二字做了解释,佛与众生,无有高下...

  • 美食拾趣 --我眼中的宜兴美食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饮食。《礼记》曰:“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审美趣味等文化...

  • 佛念

    世人语佛,佛乃普度众生相。佛曰遁入空门,需六根清净了断红尘缘。不知寺中师傅是否断净六根。灵隐寺不隐,每年烧香拜佛之...

  • 为什么要礼佛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普通的世人,心灵深处,大都缺乏愽爱的智慧和信仰的。即不懂佛的大德和慈悲,也不懂得佛的宗旨和法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的饮食衣着中隐含着世人未知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d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