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作者: 迦野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20:07 被阅读0次

合上书,我笑了,发觉看余华老师的书总能带给我许多惊喜。正逢七月半中元节,关于“死后的世界”我开始多了一层思考。

我想了想这些年中元节祭祖,家中老人首先对孩子打招呼的就是晚上不要出去溜达或是吹口哨,提前买好祭祀用的贡品不能偷吃,否则会被打嘴巴,问道谁会打时,老人们也只是噤声作罢,意指是逝去先祖们会责罚。中元节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烧纸,我有见过制作粗劣的冥币,上头写着“天地通行银行”,以及一沓沓的钱纸和香烛之类。到迎客送客环节,家中长辈会叩头行礼许下愿景,起初孩子们是不懂这些的,甚至会有些抗拒,大人们会手把手教授,配合的小孩儿不是因为心信,而是觉得热闹,新奇好玩;不配合的小孩儿只是觉得奇怪抗拒。我是那个从配合到不配合,又到形式配合的大小孩儿。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在党光辉的照耀下,我是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

余华老师的《第七天》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他把人们祭祖烧纸的意义给我弄明白了。一来人们反映现实虚构的灵魂世界其实是另一个现实世界,逝世者会化作灵魂,从一个世界摆渡到另一个世界,人终难免一死,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终会相聚。二来是对逝者的追思悼念,一年一度,接祖作客,欢喜送客,看似是一群生者的闹剧,实则是逝者的狂欢。

但如果说死后的世界真像书中所述,那我真的不想死了。曾经有过一段抑郁的时期,期间也萌生过自杀的念头,除了觉得世界可恶,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可恶,但是生而为人,还是应当负起应尽的责任,偶尔可恶的世界和自己也是很可爱的。

书中主人公杨飞在一场事故中死去,被告知已经死去的他要去殡仪馆将自己火化掉,他身边空无一人。在死后的七天里,他和曾经的爱人,亲人,朋友以及邻居相遇,再一一告别。其中杨飞和杨金彪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情最让我感动,身上盖满树叶的杨飞等到父亲那句“我不怕死,一点也不怕,我怕的是再也见不到你”,余华老师总是这样,他的文字也不管你承不承受得住,一下就拽住你的心,揪的生疼。

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杨飞尝尽八苦,最终明明白白的放下一切。

余华老师笔下的灵魂世界依旧是一个充满特权,不平等的社会。都说人生而平等,死后呢?人们会对生活失落失望,甚至在死后也不一定有信心。

天地为炉,世人皆苦熬。人不由人,死更不由人;生艰难,死更艰难;人间悲惨,地狱更悲惨,灵魂再也无法返回人间,却也不知该去往何处?

相关文章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第七天

    书名:《第七天》 作者:余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这个暑假读的第一本书《第七天》,只是因为好奇。作者余华用...

  • 余华先生《第七天》

    读余华《第七天》 先后读了余华先生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唤》《第七天》。每一本书都让我...

  • 在生与死的两个节点中间,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读史铁生《命若琴弦》有感 继余华的《活...

  • 读余华有感

    这两天看了几本余华的小说,一气读完N万字后,只有一个感觉他真的是一个天生的作家。 天生吃文字饭的人有几个特点: 第...

  • 读余华有感

    文学的乐趣,我们需要它的影响,来纠正我们的思想和态度——余华 “李光头,你以前对我说过:就是天翻地覆概而慷了,我们...

  • 2019读书-余华-第七天

    #2019读书# 余华《第七天》 余华最新的长篇小说,依然的余华风格。用淡淡的笔触书写着最难过的事情。 《第七天》...

  •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读余华的书,都是在路途中。如果非要找一个原因的话,可能是路途中才能让自己真正沉下心来,去感知余华...

  • 读 余华《第七天》有感

    余华的《第七天》此前已经看过了两遍,第一遍在2015年还读书的时候,第二遍是2017年。最近刚好有知友邀请我回答读...

  •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传说,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第七天,终于到了休息日。余华的《第七天》从上帝创世纪入手,深入人的生命状态,为我们剖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ey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