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战争与和平》随记
这段故事发生在皮埃尔结束了南方之旅,去拜见安德烈公爵。两个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出身,要走向一样的成熟。读到这些片段,给我带来了对成熟很深的思考。
从两个人的故事发生背景来看。
皮埃尔继承了巨额遗产后,饱受上层社会社交的压力,身边的不忠让他陷入了低谷。妻子的背叛让他不明白做这些的意义。他选择去南方一段时间。在路途中,他加入了共济会。在共济会从善,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阳光的生命意义,至少从表面看来。
安德烈公爵曾经是一腔热血洒在了战场上,励志保卫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一次不幸的经历,让他沉默了。安德烈在战场被俘,险些丧命,好不容易回到家后,妻子却难产去世。安德烈在妻子的眼中读到的最后一句话“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很明显是安德烈的内心独白。安德烈从此一个人陷入人生的消极时刻。
所以安德烈的观点都是很消极的。消极代表一段时间的不幸。经历了这些,有些心理不健康的活动很正常。消极的观点,也许是深思后的成熟。
安德烈说,我只知道人生中有两种不幸,我现在全部的人生就是避免这两大不幸。
皮埃尔说,为他人而活的时候,我才明白生活的所有幸福。
皮埃尔是私生子,也没有完美的婚姻,缺少家庭的概念。或许说,混迹上流社会也好,从善做企业也好,都是自己的事情,还是那个少年做出来的事情。但是安德烈长大了,明白了家庭,他口口声声说的为了自己,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他已经不是那个少年。
长大了,有了家庭的观念,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所以安德烈的观点是很消极的。与其说消极,也可以用现实这个词形容。在皮埃尔眼中解放农奴的善行,在安德烈眼中,却有很现实的思考。一个习惯于体力劳动的人,如果不干体力劳动,一定会慢慢发胖,然后死去。这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想法,是一种极端的不作为的想法。很残酷,很沉重,很现实。
“太可怕了,我不明白一个人怎么抱着这种想法生活。“
皮埃尔说,自己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当时的自己很消沉,不吃不喝,不洗脸。在皮埃尔眼中,这种为了自己的做法,仅仅为了自己不受伤害的做法,很荒谬,极端的不作为。皮埃尔缺少家庭的概念,安德烈的这种生活方式在他眼中,其实就是消沉。
但是安德烈这种消沉,在我眼中,是一种成年人的无奈。很多男人长大了就再也不是那个少年,多少人到了30岁还能混迹于社会各大放荡之地。这不是消沉,一个人的消沉会让他不吃不喝,不洗脸。这是无奈,会让你彻夜难眠,但是醒来后,依然回绝社会,面对家庭。
最后安德烈抛出一个人性的思考。解放农奴,解放的是地主。对于农奴而言,即使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仍然过着与动物相守的生活,伤疤愈合之后,他们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幸福。但是对于某些地主,这种道德的沦丧会让自己无法克制自己,最终越来越痛苦。
年轻的皮埃尔发出不屈的叫声,我完全不同意你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