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场景,读者会如同亲眼所见;一个好故事,读者会如同亲身经历;一段好对话,就如同读者亲口说出。
文章写的让读者无意识中带入文中角色,是一种境界。
上午,和两个朋友坐在岛上的八角亭闲聊,亭子旁边站着一位穿着白色短袖,梳着马尾的清爽美女,看她东张西望的动作,像是在等人。
这段文字包含了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物着装、动作……
这些具体的信息,汇集到读者脑子里,读者便会自行组织获得的信息,构建出作者描写的这个场景。
文章提供的具体信息越多,读者脑中构建的画面也就越精致,仿佛是读者亲眼所见。
人们有五觉:视觉、味觉、嗅觉、味觉、感觉。
文字描写的五觉越多越细腻,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越强烈。
注意:文章中尽量少出现你我他这类代称。
上午,和两个朋友坐在岛上的八角亭闲聊。
谁在和朋友坐在八角亭闲聊?当然是我!
这句话里把“我”去掉了,读者看到的时候,也会在潜意识中认为那就是“我”。
然而,此“我”非彼“我”。
文中省略掉的,是代表作者的“我”;读者认为的“我”,已经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了代表读者的“我”。
通过后面具体的描述,如亲眼所见的画面感,也印证了读者前面自行带入的“我”,读者无意识之中,就被文章带入了,这些画面,不再是作者所见,而变成了读者亲眼所见。
适当的把“我”去掉,更容易和读者共情、共理、共景、共事。
文/浅海
本文原创,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