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意识不到时间快或慢的时候,说明你忙碌在自己忙碌的生活之中。
最近,每天早上7点30分左右,从家里出发,乘电梯到车库,赶着去上班。有一对夫妻,带着知道5、6岁的男孩子忙着上学和上班,一个星期差不多能遇见他们3到4趟,现居住的房子是两梯四户的,每周能遇见这么多次,也确实是一种莫名的缘分。
每次都是妈妈抱着那个男孩,爸爸拎着包,男孩大多数时候都是趴在妈妈肩膀哭泣着。妈妈简单地哄着,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爸爸则是一直沉默不语,开电梯关电梯,然后开车门关车门。
一次刚好早上送我家大宝上学,与这一家三口正好又同坐一个电梯,大家都忙碌着送孩子上学,赶着上班。那个男孩依旧是趴在他妈妈肩膀上哭泣。
出了电梯,坐上了车里。我对儿子说道:“那一家三口,我经常会遇见,基本上每次都看见那个男孩在哭,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要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状态”,儿子问我:“他为什么每天都哭?”,我告诉他:“应该是不愿意上学或者因为起床气吧。”然后,接着我的话题:“如果不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和状态,只是一味地哭,其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思考怎么去解决心底的不舒服和不痛快,那样才会让自己一直都开心,其实开心和微笑,是会传染或者感染人的,当然,这里面收获最大的还是你自己,至少你每天都很开心了”。
为什么给儿子聊这些,因为他早上为了找一本漫画书而没有找到,便莫名地发了一顿脾气。我当时也正赶着上班,后来没忍住就冲他吼了几句。他没找到书,屋外发完脾气,嘴里一边嘟囔着:“就是妈妈放的,也不知道放哪去了”。然后就走进自己的小房间,把房门给锁上了。
当时,我就很来气,一是书包没有提前收拾,二是生气就只想着责怪别人,三是发脾气了还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生闷气。于是气性就更大了,开始一直压住自己的声音,引导他先把门打开,说一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敲了半天,好说半天,依旧是没有任何回响。加上着急赶着上班上学,就吼了几句,才把门打开了,孩子一开门便哭了起来。我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一是老师很早就多次说过,不让带漫画书去学校。二是你跟同学约好了要换书看,偷偷地换着看了,也可以理解,但书包没有在昨天让收拾东西的时候提前收拾好。三是你不能一生气,就把所有问题都责怪到爸爸妈妈或者别人身上,而是应该先想想自己的问题。
噼里啪啦,一顿说教,完全没用,人家在情绪之中,根本听不进去,即便听进去了嘴巴也不会认可。于是,我便决定今天开车送他去学校,说实话,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孩子的情绪影响了上学安全。
不请自来的帮助或者教授,都是打扰。不要指望你对孩子说教的每一句话他都能听进耳里,也不要期望你对孩子身教的每一个动作他都能看进心里,要允许他听不进去、看不明白的时候,因为他们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对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察言观色这些事情,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小宇宙,他在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经常是我们成年人所完全无法理解和想象的。对于孩子来说,一切都需要一个理解与接受的过程,然后,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是长期、经常、反复地影响过程,而不要以为一次、一时就能收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忙碌着各自的忙碌,成长着各自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是如此,对于父母来说亦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6294/98a1c506286c207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