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读书
书评 | 只要你不认怂,生活就不敢把你撂倒。

书评 | 只要你不认怂,生活就不敢把你撂倒。

作者: 伶芽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09:50 被阅读33次

1、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夜里独自在家,有鬼前来骚扰,这人不理,鬼很生气,闹得更厉害,以死来威胁,这人说了一句“老子对活着都不怕,还会怕死去”。

虽然只是一个故事,却道出了人生的一个事实:人们往往纠结于“死”,却不知道活着才是最艰难的事,要吃喝拉撒,要七情六欲,要伤病灾痛,要悲欢离合。

可即便活着如此艰难,仍然还是有很多人一心向往活着。
比如幸存至今的慰安妇韦绍兰老人:“这个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还比如《活着》这本书的主人公福贵,即便命运一次次地将他推向绝望的境地,他仍拼尽全力只为好好活着。

网上有人说看余华的作品就好像是在看医生动手术,当我们认为极其痛苦的事情,被别人经历着,再被另外的人用冷峻客观还有些幽默的文字轻描淡写出来,然后合上书之后仍久久不能忘怀。

动手术便是如此,医生冷静地动着刀子,病人因为麻醉而没有知觉,而在边上看着的人确是沉重的。

《活着》这部作品便是如此,整本书没有温暖的治愈系故事,只有直击泪点的曲折情节,旨在让大家看清活着的真相。

或许是余华写作的初衷便奠定了如此悲伤的基调,他曾说起自己当初写《活着》的缘由: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余华真不愧为是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其作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一点不光体现在《活着》这部作品里,在《许三观卖血记》和《在细雨中呼喊》也清晰可见。

2、
每个人都至少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有些人可能会说是为了生而活,所以也叫生活,也有可能是为社会,为父母,为自己。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说这是一个选择题,答案因人而异,只是多选与单选的区别,但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供我们参考。直到我看了《活着》这本小说,这个问题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释——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它是活着的一部分,人越是害怕死亡就活得却胆怯。看完余华的《活着》我感觉自己读了一本高尚的作品,因为我发现自己并未真正的活着。

相信很多人都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了脚”。

其实这何尝不是人生的其中一个真相:你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活得最悲惨的人,却不知道还有人比你惨比你痛苦,他们针扎在如地狱般的生活中,只是你全然不知而已。

《活着》是一本能教会人们坚强的书,虽然书中没讲什么大道理,但是光看着发生在主人公福贵身上的一切不幸,再看看我们自己身上的一些小苦小难,俨然间人便会举得豁然开朗。

因为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至亲一个个相继离去,世界如此之大,而背后却空无一人来得更加残忍和落寞。

《活着》记录了福贵坎坷人生的悲惨史,那是一个慵懒的午后,微弱的阳光映照在一张面容苍老黝黑的脸上,福贵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青草枯荣,世间事仿佛昙花一现,福贵回忆起自己的过往恍如隔世。从锦衣玉食到一贫如洗的家道中落,从人丁兴旺到孤独终老的家破人亡,但是在每一次苦难面前,富贵丝毫不曾想过缴械投降。

看完《活着》我常在想到底是内心有多么强大的人,面对命途多舛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乐观的活着,同时我打心底里深深的佩服着这个心理异常强大的男人

佩服他有着如此顽强的精神面对生活中接踵而来的苦难;
佩服他在经历各种打击之后仍然学会笑看人生。

我有问过自己,如果换做是我是否也能像主人公那样如此坚强的活着。其实答案是未知的,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只有真正发生时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忍受能力。

当一个人选择活着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了活着的力量,这份力量不是来自于吼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很多事情在没发生之前你想着自己一定承受不了,可是当真正来临的时候,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而你依旧在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上运转着,除了学会更加坚强之外没有任何改变。

就像有些恋人在热恋之时山盟海誓说谁离开谁都活不下去,但是分手之后难过一阵子照样该吃吃该喝喝。

所以在苦难来临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

3、
回归到“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中来,就像余华在书中所说: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问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活着本身?

难道是像福贵那样,即便自己命途多舛,却将命运当朋友,虽然相互仇恨,但也相互感激,因为谁也无法抛弃谁,同时谁也无法抱怨谁。

然而对此作家刘瑜的看法是这样的,她曾在一篇《人们往往为了活着,而忘了灵魂的重量》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不怎么喜欢《活着》这部电影,虽然据说它得过很多大奖,赢得过无数热泪。因为我没法理解为什么“活着”本身是最高价值。电影里的人物,都好像从不追问他们所置身的时代的对错,只是默默地忍受,在逼仄的政治环境中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把参加革命的证明裱起来贴到墙上,兴高采烈地参与大炼钢铁,热火朝天地往家里刷文革宣传画。对文革中倒了霉的春生,家珍大喊:“你要好好活着!”

在刘瑜看来,人们往往为了追求活着本身而忘记了灵魂的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又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蟑螂有什么区别?

然而活着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只有活着才是一切可能的基础。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活着的同时追求灵魂以及精神上的富足,而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活着以外的事物。

就像网上有人说的那样:“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想必活着的意义并不止于吃饭睡觉玩乐。

4、
我一直很喜欢《倔强》里的那句歌词: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投降。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最怕的不是命运弄人,而是自己主动在苦难面前缴械投降。

人们常说生活不公平,但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他给了一些人财富,智慧,美貌和幸运,而只是恰好轮到我们的时候,这些美好的品质已经所剩无几,于是他老人家便大手一挥——不如就给你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的勇气好了。因此,只要你自己不认怂,生活就不敢把你撂倒。

就像英国作家马特.海格说的那样:生活在等待着你,虽然你现在被短暂的困在这里,但世界哪都不去,如果可以,坚持下去,生活总是值得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 | 只要你不认怂,生活就不敢把你撂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wd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