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众子学——诚敬的颜回》

《大众子学——诚敬的颜回》

作者: 沧浪未歌 | 来源:发表于2023-06-03 19:09 被阅读0次

    孔子:至圣,颜回:复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

    只有具备了最大智慧的人,才可能看起来像个愚笨的人。一个人朴实、言语谨慎,就接近仁者了。

    儒家所培养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诚敬之心,要诚恳、敦厚、尊敬师长。

    闻一知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悟性,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人虽然外边愚钝,但内心崇高,就是一个真正聪慧的人。

    《易经》里有一卦叫谦卦,其卦象下边是艮卦,代表一重高山,上边是坤卦,代表一片平地。也就是说,真正谦虚的人,内心要像高山一样崇高,他的精神、品格、学问都像高山,可是他的外表却像大地一样平整、低下,谦卑得简直像个愚钝的人。

    什么叫不迁怒?朱熹注释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不迁怒,怒于甲就止于甲,这就是较高的自我修养,能够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孔子所看重的就是人能够发乎情,止乎礼。

    什么叫不贰过?朱熹注释说: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贰过就是不犯重复的错误。人哪有不犯错误的,只要做事就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不要犯重复的错误。犯了错误以后,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使这个错误不再重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讲:不贰过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过。知过非常之难,根本问题是在此。我们平常做了许多错事,我们往往不知道。一是改过。知过后便不再有过,就是所谓一息不懈,故而说过而能改不为过也。

    儒家讲乐生,就是快乐地生存在天地之间;道家讲长生,追求长生不老;佛家讲无生,要超越生死,出离轮回。

    心中有道,有道之乐大大超越了一般物质的享乐、感官的享乐。物质感官的享乐是满足人的欲望,道是约束人的欲望。心中有道,自然就没有欲望所带来的烦恼,什么生活状态都能坦然面对,乐在其中。所以古人说“非乐道不足以安贫”,如果不乐道,是不可能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的。不仅不能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也不能安于各种变化以后的生活状态。

    人都希望生活在习以为常的状态中,一旦客观环境有所改变就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只有乐道,才能守住自己的本心,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面对,泰然处之。道就是让人深刻洞悉宇宙、社会、人生规律,让人安心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才可能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内心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听自己的指挥。而心能听自己的指挥就是最大的快乐,世间没有任何快乐能够超越这种快乐,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能够改变这种快乐。

    道的核心就是利他与无私。天地生养万物,又给万物以阳光雨露,让万物蓬勃生长,这就是天地的利他精神。所以《易经》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伟大的德行就是生养万物。天地生养了万物,又不自私地占有万物,而是让万物各顺其性地生长,这就是天地无私的精神。人有了利他无私的品格,就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喜烦恼,也就得道了。得了道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健康的活着,用自己健康的生命去体现天地的好生之德。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崇高的精神境界中人就能获得永恒的安宁与快乐。儒家之道就是学为圣之道,这种道中有人类的光明、社会的理想、人生的信念。追寻这种道,就永远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中,享受着圣人的如春风化雨般的教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众子学——诚敬的颜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yv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