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众子学——诚敬的颜回》

《大众子学——诚敬的颜回》

作者: 沧浪未歌 | 来源:发表于2023-06-03 19:09 被阅读0次

孔子:至圣,颜回:复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

只有具备了最大智慧的人,才可能看起来像个愚笨的人。一个人朴实、言语谨慎,就接近仁者了。

儒家所培养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诚敬之心,要诚恳、敦厚、尊敬师长。

闻一知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悟性,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人虽然外边愚钝,但内心崇高,就是一个真正聪慧的人。

《易经》里有一卦叫谦卦,其卦象下边是艮卦,代表一重高山,上边是坤卦,代表一片平地。也就是说,真正谦虚的人,内心要像高山一样崇高,他的精神、品格、学问都像高山,可是他的外表却像大地一样平整、低下,谦卑得简直像个愚钝的人。

什么叫不迁怒?朱熹注释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不迁怒,怒于甲就止于甲,这就是较高的自我修养,能够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孔子所看重的就是人能够发乎情,止乎礼。

什么叫不贰过?朱熹注释说: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贰过就是不犯重复的错误。人哪有不犯错误的,只要做事就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不要犯重复的错误。犯了错误以后,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使这个错误不再重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讲:不贰过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过。知过非常之难,根本问题是在此。我们平常做了许多错事,我们往往不知道。一是改过。知过后便不再有过,就是所谓一息不懈,故而说过而能改不为过也。

儒家讲乐生,就是快乐地生存在天地之间;道家讲长生,追求长生不老;佛家讲无生,要超越生死,出离轮回。

心中有道,有道之乐大大超越了一般物质的享乐、感官的享乐。物质感官的享乐是满足人的欲望,道是约束人的欲望。心中有道,自然就没有欲望所带来的烦恼,什么生活状态都能坦然面对,乐在其中。所以古人说“非乐道不足以安贫”,如果不乐道,是不可能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的。不仅不能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也不能安于各种变化以后的生活状态。

人都希望生活在习以为常的状态中,一旦客观环境有所改变就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只有乐道,才能守住自己的本心,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面对,泰然处之。道就是让人深刻洞悉宇宙、社会、人生规律,让人安心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才可能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内心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听自己的指挥。而心能听自己的指挥就是最大的快乐,世间没有任何快乐能够超越这种快乐,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能够改变这种快乐。

道的核心就是利他与无私。天地生养万物,又给万物以阳光雨露,让万物蓬勃生长,这就是天地的利他精神。所以《易经》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伟大的德行就是生养万物。天地生养了万物,又不自私地占有万物,而是让万物各顺其性地生长,这就是天地无私的精神。人有了利他无私的品格,就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喜烦恼,也就得道了。得了道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健康的活着,用自己健康的生命去体现天地的好生之德。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崇高的精神境界中人就能获得永恒的安宁与快乐。儒家之道就是学为圣之道,这种道中有人类的光明、社会的理想、人生的信念。追寻这种道,就永远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中,享受着圣人的如春风化雨般的教导。

相关文章

  • 读《论语》学做人2·9|学习的关键还是能“悟”到多少

    这一章是孔子对颜回(子渊)的评价之一。 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史记》和《孔子家语》都说颜回(子渊)比孔子小30...

  • 论语简读(五十五)

    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

  • 353/2020

    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季康子问:“你的哪个学...

  •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七)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

  • 厚葬颜回(最近都学颜回òᆺó)

    原文【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颜回(子渊、颜渊)

    颜回(公元前521-前481年),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

  • 颜回

    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弟子3000,贤者72人,其中,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自汉代以后,颜回便被列为七...

  • 颜回

    颜回者,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高徒,七十二弟子之首。 看看颜回的老师,颜回的同学对他的评价。 子曰...

  • 《论语》共修(一三七)有颜回者好学: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念念不忘?

    《论语·先进》有颜回者好学: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念念不忘? 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

  • 田子方 3

    孔子此文中又变成一位得道高人。颜回亦步亦趋,跟着老师,孔子奔逸绝尘时,颜回只能干瞪眼了。说话可以学,辩论可以学,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众子学——诚敬的颜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yv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