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部编本教材初中语文简友广场
两个贾生?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董雅凤

两个贾生?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董雅凤

作者: 董雅凤 | 来源:发表于2019-06-19 15:19 被阅读24次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贾生》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李商隐和王安石就贾谊的命运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判,原因何在?

    追本溯源看史实

          贾谊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汉高祖七年,贾谊出生于洛阳。年方十八,即以诵诗善文名闻当地。二十一岁时,被汉文帝聘为博士。二十二岁时,因政治见地独到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在职期间,他为汉文帝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关于礼仪、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进步主张。文帝爱才,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时,受到了多位当朝元老的反对。他们嫉恨贾谊的才学和皇帝对他的信任,对皇帝进言诽谤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这让初掌政权的文帝心生芥蒂,他开始疏远贾谊。

            文帝四年,贾谊被外放到湖南长沙。被贬期间,他还给文帝上书让其礼对大臣。被贬三年后,文帝想念贾谊,召其回宫。诗中的“问鬼神”是指朝廷举行“致福”典礼,祈求天地鬼神赐福国家,当然也包括苍生,问鬼神就是问苍生。典礼结束后,祭肉要献给文帝,叫“受釐 ”。正当这时,贾谊来了,这是朝廷大典,文帝当然要请教这位才子,这也是大事!其实,贾谊的许多建议,文帝已接受,实施,这点,王安石早指出了。不能要求文帝你说的就都要做。文帝最后把最爱的儿子交给贾谊教,表示贾谊将来必大用。

    义山伤感因何故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构思新奇,绮丽迷幻,如《锦瑟》。从李商隐的诗作可以看出他追求诗美。在生活上,他亦不甘于命运的平庸。

            李商隐十岁时,父亲去世,他的生活环境因此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作为长子,年幼的李商隐不得不替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一直坚信自己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后经人验证属实)。因此,窘迫的生活和皇族血统让他一直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因为无权无势,李商隐的科考之路漫长艰辛。所以,他加入赏识他才华的令狐楚的门下,但因为他过人的才华,时任泾源节度使的王茂元将女儿嫁给他。戏剧的一幕出现了。晚唐时“牛李党争”既微妙又残酷,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属于牛党,其岳父王茂山却属于李党。所以,余生,李商隐都夹杂在党派之争里,生活飘荡,冷暖自知,终皈依佛门。

            他一生都渴望有所为,但一生都如征蓬亦如孤雁,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归宿。晚唐势力日渐衰弱。皇帝多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多穷兵黩武、荒淫误国之事。看似开明,实则昏庸。李商隐故意错用史事,重点在于讽喻当朝,是“合理误读”。

    介甫何以唱反调

            王安石的《贾生》连用两个反问句,第一句: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意思是贾谊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这一句以政治家的高度肯定了贾谊的才干和文帝的英明。第二句: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思是自古不知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

            在王安石看来,贾谊已经很幸运了,因为他得到了汉文帝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虽然文帝问了鬼神,但大多时候都在问政治,问经济,给予贾谊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源于贾谊的才华也源于汉文帝的爱才惜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历史上,能得此待遇的人实在太少了啊!

            那么王安石自己,属于幸运还是不幸呢?

            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在主持变法。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但是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此遭到许多人的毁谤,最后无奈,王安石辞去相位。但是,宋神宗依然还在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可能就是因为有相似的遭遇,所以王安石对贾谊的观点,才和前人们都有所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

            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但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发生了。我不由得想起了王阳明的名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们欣赏一个人,因为他身上有我们喜欢、向往的特质。我们同情一个人,同样是在他身上看到了那个弱小、可怜的自己。经历不同,心境不同,所看所感同样不同,落笔点自然也不尽相同。

            每个人认识世界时,主客观都同时在发挥着作用。所以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迷惑,也才有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精彩。

    两个贾生?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董雅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个贾生?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董雅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rh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