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文赏析
岸芷汀兰:读《未来,已来》

岸芷汀兰:读《未来,已来》

作者: 孙彩文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2:46 被阅读2次

    未来,已来。心生悸颤。沏上一杯绿茶慢慢醒读:高考还是那个高考,一条独木的桥。快乐随之下沉,撬它起来,怕得费些大的力气。

    这是读《未来,已来》给我的第一感觉。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来自简书,作者叫芷汀zhǐ tīng。大概取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吧?“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正如小说中所写,“那样的恬静[tián jìng]又美好馥郁”。可为何,她要背负起“未来”这副沉重的背囊呢?

    “未来你是什么样子的?”“ 未来,你在哪呢?”“未来在路上呢。”“未来,已来。”这是小说的四个标题,不正是漫漫的人生之路吗?然而在芷汀的笔下走成了一条线,逻辑的线,生命的线。而她,才16岁啊!

    我该祝贺吗?还是怜惜?或许都有,都应该有。

    她写了一个好故事。

    “高考”的故事太多,她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我们常见的俗套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喋喋不休地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迫不及待地塞给读者。芷汀没有,她是“高考”的见证者。要参加高考的“姐姐”曼蓝,一出场就挨了“一记响亮的巴掌”。看到“未来”而不是高考本身,在于芷汀忍住了亮出自己观点的冲动。开局设疑,没有贴“标签”,没有去引导暗示读者的爱恨。跳出“高大上”的窠臼,文学回归了文学。

    “我趴在姐姐怀里哭的(得)像个泪人。爸爸是船员,常年不在家;姐姐虽然偶尔调皮,但毕竟是高三的学生,面对着高考,我真的不忍心让姐姐分心。看着抢救室里一次次被电击的妈妈,我第一次彻底地体会到什么叫无助……”

    回归的文学还原了生活的真实。

    在我阅读过的作品中,属于好故事的作品包括昆德拉的《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马拉默德的《伙计》、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余华的《活着》、加缪的《局外人》、爱瑞斯•默多克的《大海大海》、戈尔丁的《蝇王》……最喜欢托尔斯泰的《复活》和托马斯•曼的《魔山》,芷汀和他们一样,都为“未来”留了足够的开放性让读者去思考。

    她的形式没有大过内容。

    我们反对形式大过内容,即使被小众捧得很高的作品。小说首先应该让人有兴趣去阅读,否则我们不如去啃黑格尔的哲学。用细描的方法引导故事又不把读者甩远,是芷汀的高明之处。

    [if !supportLists]l [endif]路边的(去掉“的”)栀子花瓣上的灰尘已被雨水冲刷掉,但它那素雅的芬芳依然是(去掉“是”)沁人心脾。

    [if !supportLists]l [endif]她一把抓住我的领口。顿时,悬空的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摇晃……

    [if !supportLists]l [endif]行了!冉曼蓝,把手放下。这么多年了,你除了欺负妹妹你还会做什么?

    [if !supportLists]l [endif]她剪掉了飘飘的长发,脱下了华丽的衣服,穿上简约的帆布鞋,套上校服,一个中规中矩的高中生。

    贯穿全文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体验到贴着地面行走的文学之美,又流畅地变换叙事角度,从不同侧面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体验。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高行健的《灵山》,在字里行间咬文嚼字,拓展小说对现实的解读空间。

    她对世情变迁的领悟决定了小说的格局。

    未来,已来。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钱钟书的《围城》都不错地描绘了这来去之间的路。而芷汀对人、事的重涂浓抹,目的是挖掘出“高考”的根系——“家”。毕竟人从母体出来,有形的脐带被剪掉也都被无形的脐带牵着。描写未来“是什么样子”开始,就没有忘记那条脐带,势必能与“伟大”比肩。只是语言直白了些,情节还没有形成曲线和回路。

    这欠火候的地方还有人物塑造的功力。人物一出场,性格全部暴露,其后的发展也只停留在了表面。《老人与海》的老人、《麦田的守望者》霍尔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是揭开一段段隐秘故事的点点滴滴的缘故。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躲到故事的背后去,还需要作者不断锤炼一颗敏于觉察的心。

    芷汀,水边美丽的花。文如其人,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感谢曼妮同学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岸芷汀兰:读《未来,已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w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