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春天》是五年级张榕芸同学写的一篇非常优美的小散文!语言灵动,跳荡着生活的情趣;情感真挚,充盈着生活的气息;记述轻巧,像“在春天去野餐”一样轻松怡然;主旨浅明,“我爱你,春天”用“最好的画笔”借助灵巧的比喻、拟人、排比一一展示出来。一位有情趣,爱生活的美丽女孩和“春姑娘”一道翩翩走来。
美文难得!作者如何得?
我想起一首诗《春天》。作者是海子。“太阳的波浪/隐隐作痛/我进入太阳/粗糙而光明/那前一个夜晚/人类携带妻子/疯狂奔跑四散/这是春天/这是最后的春天/他们去了何方……”海子在写春天背后隐藏的东西。小作者呢?榕芸妙用人物带出景物:“瞧!农民伯伯在稻田撒下一粒粒种子;园丁叔叔在花园里种下更多美丽的花草。”“我喜欢在春天去野餐。沐浴着阳光,听着鸟儿歌唱……还有家人陪着。在绿地上,更有美味的食物。”这是春天的鲜活。
如何将春天背后隐藏的“鲜活”写出来呢?
大多数同学习惯从视觉的角度写景,有心的同学会调用听觉来写景。殊不知,女娲造人不只给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还给了我们鼻子、嘴巴、舌头。我们要调用整个身心来感知。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都读过,这位失去视觉和听觉的美国女作家在她的散文里谈到春天N多细节带来的趣味,都是来自她的触觉。“在春天,我怀着希望抚摸树木的枝条,想找到一个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如果幸运的话,在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时,我还能偶然感到小鸟在枝头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充满大千世界的色彩、形象、动态让海伦.凯勒生命更加充实。
走进大自然,用手脚乃至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去感知。像鲁迅小时候那样,“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mao),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鲁迅在“玩景”。我们也可以的,用手“玩”树叶,用鼻子嗅花香;用嘴巴尝甜果;用脚踩落叶。触不着的可以幻想,就像桑央嘉措在诗里写的:格桑花开了,开在河的对面,我能看见,却够不着,够不着也很美;雪莲花开了,开在高山上,我看不见,却能想到,能想到也很美。”看听嗅触尝,再发挥想象去描写,多浪漫多美好啊!
“春是上帝,有他那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切美好的事物。”
“春是画家,用他那支笔画出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榕芸笔下的春天。小作者和“春”一起“玩”,玩出春天背后的鲜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