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是力量,得到才能做到!
一个好的知识管理体系应该是这样的:脉络清晰、随时获取、重复使用
否则你就会陷入不断收集知识的【松鼠症】,或者【努力不可积累】的尴尬局面,看似每天都在学习,但是毫无长进。
今天,我就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你如何管理知识体系,通俗易懂,企业和个人均适用。
一.管理从断舍离开始,从整理开始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两个事时:1.有用≠对你有价值;2.信息≠知识
在互联网上,信息就像洪水一样向我们奔腾而来,根本不给我们选择的机会,直接淹没。看着很多,但你有机会用吗?
想象一下,水盖过你的鼻孔,你是不是呼吸困难,是不是很紧张?当信息远远超过你的消化能力时,你就会因为多而烦躁,因为乱而焦虑。
首先,我们要给信息洪流分流,给知识做断舍离。
▍ 步骤1:隔离不必要的信息/文件
什么是不必要?每个人的标准不同,答案也不同。假设你的存储空间有限,那么电影、剧集、应用等网络上随时可以检索到的大体积文件,在网络如此普及且便捷的时代都没有保留的必要。

所以对于那些非独有、价值属性低的,不用多想,丢掉。
等你真正遇到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易获取到,再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能降低你的处理压力。
▍ 步骤2:构建文件架构
构建文件架构好比构建房屋框架,一个完善、适合自己的文件架构,可以大幅度提升今后文件填充及整理效率。
一个科学高效的文件架构通常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
文件分级
文件分级,即构建文件目录,以便于快速、准确的定位目标文件。例如:第一级为工作、生活、学习;工作下又分为客户、公司、个人、项目等;客户又可以分为A客户,B客户,C客户等。详细的分级会提高检索效率,但过于繁琐反而不利于快速定位文件,所以文件分级最好控制在3~4级。 -
文件维度
文件维度即文件本身的属性划分。以电影为例,可以按国家分为中国、美国、日本等,也可以按导演分为科恩兄弟、诺兰、姜文等,但一部电影可能有多种类型元素,假如以凶杀片、爱情片、科幻片分类就很容易造成文件分类的混乱了。
只有文件分类的维度不重叠,才不会造成文件分类的混乱。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文件分类的维度,可以搜索 MECE 分析法(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做好这些,基本可以实现知识的简洁化&清晰化,有序获取,有序存放,我们慢慢的去消化,化为己用。
二. 可轻易获取,随时调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知道某个东西,却想不起来细节?想要找某个文件,却不知道放在哪?
知识是确实存在的,但你却不能随时用,这是因为你的知识体系不够清晰,知识获取渠道不顺畅。
我们在学之后,要把知识串起来。例如,我再阅读《练习的力量》这本书之后,用坚果云思维导图做了个思维导图,这样查看起来非常方面。

另外,我使用坚果云同步文件,这样不仅是在手机,还是电脑上,我都能直接搜索到需要的东西,特别方便,随时获取。
就像在你考试时想不出答案,但给你一个关键词就能想起来的感觉,顺畅。
三. 努力有积累,成果可重复使用
路上有个坑,第一次你不注意掉进去了,非常疼;当你第二次经过这里时,你就会格外注意,提醒自己要绕开。
那么第一次遇到某个问题,你花费大量时间去解决,当你第二次遇到这个问题时,你为什么不用第一次的成果去应对?因为你没有固化成果,沉淀知识,你只好再操作一遍!
何必呢!
从现在起,在完成一件事之后主动复盘,把经验、教训和成果固化下来,可重复利用。这样,你就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不必重复浪费时间。
例如,我第一次外国人邮件沟通工作时,对于邮件的格式和细节我一无所知,我花了一个多小时去熟悉它。然后我把它写成一个精简的《外企邮件沟通指南》保存到坚果云,分享给同事,这样我下次忘记了,就可以拿出来看。
同事遇到了类似问题,也可以直接使用。这就是知识的价值—使用,且是可重复使用。
如果对你有用,请点个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