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传媒学院新闻三班朱悦
时光似流水般畅游,每分每秒都丰富着人们多彩的生活,只是,这肆意的流淌又太过匆匆,在人们还未来得及好好回味2018年的千滋百味时,便将诸位匆匆卷入2019年的浪潮之中,而过去的时光又总让人留恋,我便在这岁月的长河中贪婪地吮吸着年味儿的香甜。
犹记少年时, 尚未有众多高楼林立,而我最喜欢的,便是与伙伴们三五成群,走街串巷,看着一户户大门敞开、张灯结彩的忙碌,听着一家家锅勺交错、叮咚作响的音乐,嗅着一坛坛馥郁醇厚、五里飘香的美酒……跑着,跳着,笑着,感受着节日的欢愉和美好。在孩提的眼中,这褪去旧袍换上新衣的村庄,就是新春佳节一件了不起的杰作。
时钟滴答两下,转眼间,便到了备受期待的除夕之夜。中国人历来对仪式感有着极为的讲究,在这万人欢庆的时刻,自然便少不了对传统习俗的传承。除夕之夜,家人齐聚,或忙于张罗美味佳肴,或忙于嬉笑追逐打闹,此刻没有所谓的繁文缛节,没有忙于生计的奔波劳累,老老小小围坐于餐桌之上,其乐融融地侃着春晚,看着烟花,尝着美味,品着佳肴,零点钟声一响,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寓意着赶走旧一年的尘埃,承载新一年的希望与祝福。表面上,这是中华民族于数载光阴之中流传下来的风俗民情,可实质上,这是炎黄子孙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情结。正是这种情结,让人们能够不顾漫天飘舞的的雪花,走上回家的旅途,让人们无惧人满为患的春运,毅然踏上回家的列车……春节的团聚,风俗的流传,让年味儿年年飘香。
可是,时代的日新月异让人们觉得年味儿似乎正日渐变淡,崛地而起的一栋栋高楼成为了彼此之间强硬的阻隔,紧闭起来的防盗门也不能让人们让人们像从前一样随意出入于邻里之间,拜年的年味变淡了;向来,人们在集市与家之间来回奔波,忙于采购年货而不亦乐乎,如今汽车的兴起似乎总可以一次购足,多了份方便却少了那份忙碌的幸福,赶集的年味变淡了;以前合家团聚看着春晚是最令人期待的画面,醉翁之意不在酒,看春晚,更重要的是享受这种活泼热闹的气氛,现如今,一家人坐于桌前,敞开着的电视依旧活泼,可手机却成了人们新的宠儿,多了一份科技,少了一份欢闹,齐聚的年味变淡了……
但是,年味儿真的变淡了了吗?不!且不说林立的高楼中拜年声炽热依旧,就是这窄窄的巷子里便不乏热闹的祝福声;窗外,少了几声鞭炮的喧哗,可绚烂的烟花,仍绽放在最美的夜空;饭桌上,人们对电视的关注减少,可一家人共同抢着群里的红包,互相调侃着对方的手气,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这,亦是年味的传承啊!年味,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其中深蕴的感情。科技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得以不拘泥于时间,不束缚于地点,随时随地与家人紧紧联接在一起,用新的形式庆祝春节的到来,如此,又怎可说时代冲淡了年味?恰恰相反,正是时代的进步,才赋予了年味更鲜活的生命,更创新的色彩,更丰富的内涵,才让我们记忆中的年味久久飘香。
“开饭啦”“来喽来喽” 火树银花,鼓乐喧天,又是佳节春节到,年味儿再飘香,飘香的年味飘出门窗,飘至星际,飘到每一个人暖暖的心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