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
有为与无为|论天才的绝圣弃智

有为与无为|论天才的绝圣弃智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7:18 被阅读29次
“无为,专注,用心”

简书的:“创作你的创作”,是错的。

写作,或者说任何行径大旨分为两种,即:有为(一),与无为(二)。有为的,即(一)是用‘技巧’,和‘逻辑’在支撑;就像是简书所说的:“创作你的创作”一样,这种为了创作而去创作的,我亦也曾有过这样之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保持着每天写一篇文章的节奏,这是我对己的要求,亦也成为了我自己的一种习惯,与追求,快乐与希望,进步与感动之等等,等等。我通过看书与生活,敏感的记录着我生命当中的一点一滴,哪怕一细微的感触,亦会被我所“禁锢”下来,锁住,以作为来日的写作之素材......就这么着我为了写而写,不知不觉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但这久而久之的“逼迫”亦日益成为了一种贪婪,与压抑、压力,好像是罢自己逼的太紧了,然后不知不觉就走到这儿了,走到这种境界了,以至于走到这种水平了......等等,等等。但这里面,这三年我所写的所有之文章之中,其是‘有为’的部分,大致只占百分之三十,其是‘无为’的部分,我个觉占了百分之七十......我,并不赞成‘有为’的去写,既:为了写而写......为了某种目的而写......以及为了守护自己的“清誉”而写一样,我是有‘贪婪’,我是有对于‘无为’的贪婪;但所谓‘无为’,即是要连无为之概念亦也不要去有......如果有,那亦是‘有为’的!

1.

英国哲学家罗素评价希特勒的时候似曾说过,说:如果希特勒不整天想着征服世界的话,那他可能早就征服世界了。诚然希特勒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军事家,这点毋庸置疑,而他所犯的“错误”,或者说他的问题所在,即他之所以没能够征服世界的根弊即在于:他(希特勒)不能做到‘无为’。他已经很接近了,已经很接近了,但是做的还‘不够好’;就像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惠子,一样。

2.

惠子,名施,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据说与庄子是好朋友。惠施死,庄子有这样的一段说法,说:“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说惠施啊,本可“几”于“道”;就是说已经很接近了已经很好了......但是他“不能以此自宁”,这个‘不能自宁’之说法即很像是罗素评论希特勒时之言论,说:“希特勒如果不整天想着征服世界的话,那他可能早就已经征服了世界”,一样。罗素口中的‘整天想着征服世界的希特勒’与庄子所说的‘不能以此自宁之惠施’实际上吾以为在本质上说的均是“一类人”‘有为者’

天才如希特勒与惠施都不能得‘道’的,何况我们一般之普通人呢?任何的‘有为’,终究有纰漏,就像用‘逻辑’和‘技巧’充斥一篇文章一样,那终究是‘人为’的而不是‘心为’的‘心为’,即是:‘无为’‘心为’,即是:‘用心’

3.

我这里所说的‘心’,即等同于传统文化(中国)中所说之:‘性’,我觉‘心’,‘性’,这都是一回事儿,以下就用‘心’来代替。我说:世界不是‘想’征服来的,文章亦不是‘想’写出来的(本应),道亦不是‘想’辩来的......任何的‘有为’最终都会沦为“无为”即像惠施与希特勒那样本“几于道”但“无以自宁”终成场空‘无以自宁’的又岂止惠施之流呢?

4.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什么意思?

我说: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说“圣”,“智”,“不好”;私以为老子亦也无有“好”,与“非好”之“概念”......老子所说的“绝圣弃智”,实际上所指的即是:不要盲目的去学习“圣”,“智”。即:你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个世界则会更好......之意了。即“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既可翻译成每个人都干自己该干的事儿那么这个世界则会更好罢是这个意思。而“不绝圣弃智则是什么呢?

5.

我说:“不绝圣弃智”即是‘有为’‘有为’则是“民害百倍”矣也了。就好比我们现在的人一样,即有的人不是学音乐的料,所谓“料”即是:他不是那种人,他不是那种学音乐的人你偏让他去学音乐,以至于后来他自己都相信自己努力可以成为一个“音乐家”......等等,那能合适吗?所谓:天才他是‘无为’的因为他‘无为’所以他是‘天才’;即:他一切之作品,均是:他不得不这么做,他一切之停止,即是他:不得不停也矣了。即他一切的‘知’都称不上是“知”,因他不是‘学来的’,天才不是‘学来的’啊

因‘学’即是:‘有为’天才的一切之行为都并非刻意而为之而是‘用心’的‘用性’(‘率性’)的是也(包括‘学’,亦然。天才只学己感兴趣的,即‘率性’的‘学’是也。),他绝非是靠普通一般人之所谓:‘技巧’支撑与运用,他不是的啊;天才(即‘无为’)的一切之“技巧”亦也都是‘天然的’。他不是‘学来的’,像某些人,某些‘有为’的人那样去‘学’,他不是的啊。有些东西,他注定是‘学不来’的啊。就像“学圣”,“学智”的人们那样,如果“绝圣弃智”而‘无为用心’的话那你们亦也是天才啊那不即是:‘民利百倍’了吗?----文 李宗奇戊戌年七月初九

相关文章

  • 有为与无为|论天才的绝圣弃智

    简书的:“创作你的创作”,是错的。 写作,或者说任何行径大旨分为两种,即:有为(一),与无为(二)。有为的,即(一...

  • 有为和无为

    有为和无为相对。百法明门论里提到,有6种无为法,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除了涅槃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条件的产物,都是...

  • 有为与无为

    喜欢顾城的一句话:任万物自生,如天观世。每一个生命的美丽都不去驾驭,自现而自隐,自灭而自生。 天地之物,远非人类所...

  • 有为与无为

    must to do/have to do,孔子的有为与无为。 Do what you have to do , ...

  • 无为与有为

    无为,是去除一切烦恼的根本方法,从粗重的烦恼到思想中极细微的执见,凡所着象,即是虚幻,无为可以解决明心见性的问题。...

  • 无为与有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的一句话。 我的理解,这里讲的无为就相当于现在很多老师所提倡的...

  • “有为”与“无为”

    阳光下,一只蝴蝶追着光的影子翩翩起舞。它定是爱极了这光,才会如此奋不顾身地朝它飞去。时而翻转,时而轻舞。 待...

  • 无为与有为

    【头脑是有为,身体是无为】在古人眼里,身体就是天下,就是国家。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 有为与无为

    有为也即是有用,无为也即是无用。 有些东西看似有用却是无用,无用的东西看似无用却是有用。 好比杯子,大家都认为杯子...

  • 论尼采与老聃

    论尼采与老聃 尼采与老聃, 有为与无为。 刚强与柔弱, 师法可与谁? 用兵在一心, 灵妙智仁勇。 吾道在仲尼, 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为与无为|论天才的绝圣弃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g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