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心流》(4-3)

读《心流》(4-3)

作者: 幸运的心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13:36 被阅读0次

第4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3  在困顿中体验快乐

“自得其乐的性格”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能在一般人无法忍受的情况中找到乐趣。无论是在南极迷了路还是被关在牢房里,总有人能把自己的困境改善得还能过得去,甚至成为一场充满乐趣的奋斗;换成其他人很可能就向艰难困顿俯首称臣了。

在困难和威胁几乎使我们陷于瘫痪时,我们必须找到投注精神能量的新方向,一个不会受到外来力量影响的方向,以便肯定自己的控制力。即使所有希望都破灭了,我们还是得寻找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围绕着它重新整顿自我。那么,纵然在客观环境里沦为奴隶,主观上仍然保持自由,最不堪的情境也能转变成心流经验。索尔仁尼琴对这种事情描写的极好:

有时,跟一群绝望的犯人站在一起,周围环伺着荷机关枪叫嚣的警卫,我感到一阵节奏和意象汹涌显现,仿佛把我托上了半空……这个时候,我觉得非常自由而幸福,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的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飞到远方去了。

为什么有些人能实现内在的控制,其他人却被外在的困难击败了呢?

罗根在研究多位劫后余生者的记录后,提供了一个答案。他的研究对象都提到在极度艰苦困顿的情况下力量的来源,罗根认为,幸存者最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一种自我意识不到的个人主义”,或者可说是有方向感、充满自信的目标。拥有这种特质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会全力以赴,而且不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1位。因为这些人的动机在于行动本身,所以不易受到外来威胁的干扰。他们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可对周遭环境做客观分析与观察,也比较可能从中发现新的行动契机。如果要为自得其乐的性格选出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应该就是这一点了。只想保护自己的自恋者,在面临外在环境的威胁时就会崩溃,接踵而来的惊慌失措,使他们无法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内心,专注于恢复意识的秩序,根本没有余力应付外在的现实。

一个人若是对外界失去了兴趣,不愿主动跟外界建立关系,就等于把自己孤立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讲述他觅得个人幸福的过程时说:“我渐渐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我渐渐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和我喜欢的人。”这可能是如何培养自得其乐性格的最好描述。这样的性格,部分应归功于遗传和童年的教育。有些人天生善于集中精神,比较有弹性,或幸运的靠父母训练成不过分自觉的个性;但这种能力也可以自己培养,经由不断练习和约束,臻至炉火纯青的地步。

接下来,我们就要探讨该怎么做及如何做得更好。

相关文章

  • 读《心流》

    现代人总是处在两种不幸福的状态,不是因为平淡而觉得无聊,就是因为压力太大而焦虑。那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答案是:...

  • 读《心流》

    (苏霞 12月13日) 今天读完了《心流》,381页,对我来说,算是大部头。三天龟速阅读,除了吃喝睡、照顾孩子,其...

  • 读《心流》

    以前听樊登讲《心流》,那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还是没听明白,今天看书,对心流的概念有所了解。以下内容来自本书。 所...

  • 读《心流》

    历时很久,断断续续读完了米哈里·切克森米哈顿的《心流》。感觉这是一本比较好的心理学读物,也属于心理学读物的畅...

  • 读《心流》有感

    作为神经系统高度发达的生物,人类需要面临一个问题:“大量干扰信息涌入造成的情绪干扰、秩序混乱。”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词...

  • 读《心流》有感

    心流是一个对我来说比较时髦的概念,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以前的一些行为是心流状态,深深感觉自己的浅薄无知。 什么是心流...

  • 读《心流》三

    心流的构成主要有八个方面:首先,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不论是何种工作。其次,我们必须能...

  • 读《心流》二

    控制意识,改善心流体验。 意识是把我们与外界联系的中枢,它本无好坏。之所以有人走向成功,有人陷入困...

  • 读《心流》八

    人在生活上是需要朋友的,人类天生就需要同类做伴,已是毫无疑问。,凭借合作在生存竞争中超越其他物种的动物,...

  • 读《心流》六

    心流不仅会产生于我们的身体中。也会在我们的思维中产生。我们在记忆过程中也是在体验心流的过程。因为记忆之后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心流》(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js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