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39871/6ed8aa5a62ec9a6f.jpg)
虽说我毕业只有几年,踏入职场也仅有几年,不是职场老炮儿,但也绝不是职场新人,这几年里,我也多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一些职场上的林林种种,对我的职业生涯潜移默化的也会产生了些许影响。
对于有些事情,作为小人物,处于职场底层的我,不赞同,也无力改变,看破不说破,不随波也不逐流,但是职场现状就是如此。混迹职场,身不由己,我也不想做那个“另类”的人,也没有能力对现状做出任何改变,我能做的就是在这江湖中,时刻清醒,保留着自己的一颗初心,使自己不至于陷得过深,从而迷失在这职场之中,无法自拔。
本文所写,只是对如今职场现状的描写,以及对其感到的无奈,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作者誓要成为混迹这淤泥中一朵奇葩,灿烂,妖艳的莲花,在其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成长,变强变大。
身处职场,不知道以下几点,你就是那头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老黄牛。
一、酒量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舌尖上的酒文化》,开篇第一章讲的就是我国的酒史,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不得不说,酒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发明之一,开心了喝酒,不开心了也喝酒,喜事喝酒,丧事也喝。
酒是一把双刃剑,推杯换盏间,喝的好了,它是营造气氛的必备良品,人们沟通交流中的润滑剂,喝的不好,它是杀人于无形的凶手,偶遇酒品不良者,氛围顿时尴尬至极。
不知何时,酒量好成为职场中的一个优势,成为了个人软实力般的存在。
记得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爆料了南京银行官网校园招聘信息中,在个人特点一栏里,除了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外,酒量的标签也赫然在列,在其标签的下拉选项中,白酒分别对应的是,一壶酒醉,两壶正好,半斤八两,一斤起步,两斤不到。
虽说现在企业招聘很少有这么明目张胆的做法,但是酒量好无疑是一种优势。
当年毕业,我们同期九个人一同进入了一家单位,有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女生的酒量惊为天人,什么白的,啤的,红的,来者不拒,让作为汉子的我们也黯然失色,自愧不如。
在一次公司聚餐上,她的这一特长被领导发现后,我们之间的差距也开始日益加大,她俨然成为了领导的红人,逢喝必叫,每次公司来外宾的时候,都需要她在镇场,她也不负领导们的众望,将客人们一一喝趴在桌下,现在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公司倒闭了,在公司中,她也许会是我们之间发展的最好的一个吧!
我承认,在这个社会上,酒量好,会喝酒,有的时候的确会使工作更加的顺利,尤其搞销售,做业务的部门,但是它不能成为一个硬性的东西,更不可以使其与绩效挂钩。
现在的情况是它也的确没有成为一个硬性的标准,也很少与绩效挂钩,但是这东西却一直存在与职场外的某个地带,与职场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掉的联系,与你的升职加薪有着微妙的关系。
在这里,我只能奉劝读者朋友一句,酒场有风险,喝酒需谨慎,要认清自己的酒量,不可盲目饮酒,一切的一切要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主。
如今饮酒致死的消息,屡见于报,我不希望任何人以身体为代价,成为下一个酒桌上的牺牲品,值与不值,还请慎重思考。
劝君慎饮一杯酒,死后万事皆为虚。
![](https://img.haomeiwen.com/i3939871/9033366434c8af47.jpg)
二、关系
都说蜘蛛靠织着的一张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错综复杂,相比蜘蛛网复杂的多,你永远不知道谁与谁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所以在公司,特别是刚入职,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一定要谨言慎行。
相信大家都听过类似某公司扫地阿姨是懂事长母亲,某文员是领导小姨子等故事吧,所以,职场中,请收起你的八卦心,控制住你的八卦嘴,以免惹火烧身。
也许你工作努力,也许你表现优秀,也许你觉得你是全公司最辛苦的人,你觉得你是劳模般的存在,但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并不一定是你以为的,也许在老板眼里,你就是不如那个和他抽烟,陪他喝酒的员工,这就是关系,你与老板之间的磁场没有人家的强。
也许八小时之内,你们同样努力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是你也许永远无法知道八小时之外的事情,你也许永远无法知道八小时之外他们在一起看球,在一起撸串,在一起打王者荣耀。
也许你感到不公,也许你感到气愤,也许你感到无奈,但,这就是现实。
此时你只有两种选择,还请根据自身情况慎重考虑。
in or out?
三、送礼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古代交通不便,为表达情意,千里都要送上一根鹅毛,更何况现如今,各快递公司,遍地开花。
为表情意千里都要送礼物,更何况你朝夕相处的领导了,不送点礼物是不是感觉无以表达对领导深厚的情意呢!
送礼这件职场中晦涩的事情,只要你不傻,人人心知,人人肚明,有的人做了,有的人没做,做的不一定好,没做一定没有做到好。
此时的你,是悠然世外的清高,还是大隐于世的随波,还请量力而行,酌情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3939871/1da444cee74ec261.jpg)
四、潜规则
其实就我个人观点,以上三点均属潜在的规则,但这一点,我要写的是大家真正理解意义上的潜规则。
潜规则,这个永远不缺新闻的话题,远的不说,近的从国内知名作家、导演郭敬明性侵案到国外奥斯卡操盘手哈维·韦恩斯坦潜规则奥斯卡女星。
无论是出于主动或者被动的,这一种为达到目的,实现个人利益“舍身成仁”的手段都是不给予提倡的。
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吧,说来也巧,当时一同参加工作的两个女生,一个是前文提到的酒量超大,另一个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温婉内向,是大家眼中公认的美女类型。
当时我们分到公司的不同部门,工作上也很少有交集,因为刚毕业入职,公司统一安排住宿,我们一行九人在同一个小区,不久后,就见到她上下班都是所在部门主管车接车送。
后来听同事说,她和部门主管在一起了,而且主管是有家室的人,此时几乎整个公司都知道了他俩的事情。
有一次我和同事在网吧上网,同事和她是一个部门的,不知道他们主管老婆在哪知道的他的手机号,给他打电话问他是否和主管在一起了,同事很诚实的说没有。后来听同事说,当时主管和我们的这位女同事在一起呢,但是却对老婆说是和我这个同事在一起了。
由于他精虫上脑,潜的过于明目张胆,导致公司经理知道了此事,借口其他原因将主管的位置换成了别人,他俩也劳燕分飞,这个女同事也沦为了公司茶余饭后消遣寂寞的对象。
在这一点上,我建议,不要以身试险,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不要向恶势力低头,无论是从伦理道德上还是彼此家庭为出发点来考虑,都要勇敢大声的Say No。
我写这些,不是鼓励大家去做,而是描述一下现实,想让大家清醒的知道,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有阴影的地方,即使充满正能量的职场中也有一些灰色部分,身处这泥潭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一些事情,此时大家一定要高度警醒,谨慎选择,切勿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的时候,先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做这些旁门左道,多花点时间读书、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自我价值,这,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