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一(辞过3)

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一(辞过3)

作者: 小隐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05:56 被阅读0次

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诲妇人治丝麻,棞布绢,以为民衣。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暖;夏则絺绤③之中,足以为轻且凊,谨此则止。

读书学习、读书学习、读书学习并打卡,重要的事情今天说三遍。

早在远古的人们还不知道如何缝制好衣服的时候,大家都是披着兽皮围着草绳的,于是在冬天的季节里既不轻便又不保暖,到了夏天的时节又会既不轻便又不凉爽的。于是出现了仁君圣主认识到这样不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所以就开始开动脑筋教会妇女们能够制作使用丝麻,能够编织布匹卷布,用这些物质来制作人们穿的的衣服。所以大家后来制造衣服的法则是:寒冷的冬天就穿上白色的熟绢做成的中衣,为的是能够足够轻便舒适且温暖保暖;到了夏天就换上用葛布制的中衣,为的是能够轻便简单而又非常凉爽,仅此而已。

其实,关于穿衣服的经历,我们人人都有。小的时候家境不足够优越,若是穿过手工老粗布的亲朋好友们估计都知道,布料硬度大足够结实,就是舒适性差一些。无论冬衣秋衣,是在有了秋衣秋裤之后保暖性才事半功倍了的;其实夏天也是同有道理,不是一味地穿的少就格外的凉快,而是要讲究衣服的质地和透气性俱佳才好。此一时也彼一时,在物质丰富的当今时代,没有一颗感恩之心怎么行?感恩党的领导,感恩足够的强大,感恩老一辈的付出,感恩大环境的优越……幸福感并不主要来源于富足,最主要来自知足啊!

相关文章

  • 墨子.辞过

    【原文】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

  • 016《辞过》第六

    016《辞过》第六 本文可以视为《墨子经义释诂》的缩减版。由于儒者大幅度“校改”墨子书,并形成了认知惯性。导致我们...

  • 每天读《诗经》之三一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

  • 每天读《易经》之三一

    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比之无首,凶。 不忘初心使命的管理者,往往更是建功立业亲社会,才会真正地保持...

  • “由后生不敢死”想到的

    子墨子游荆耕柱子于楚。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耕柱子处楚无益矣!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

  • 古建筑知识 | 台基

    古之民未知为宫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墨子·辞过》 几千年前,在还未学会建造房屋时,先民为了防止...

  • 三一.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3)

    公输班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攻城器械,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鲁阳)起身,行走十天十夜...

  • 读《墨子》之尚贤

    拥有贤良之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想要有更多贤良之士则需“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不...

  • 读《微观国学》之墨子

    要说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非墨子莫属。 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

  • 他教给我,幸福是一种能力

    对于喜欢的人,我从不吝惜夸赞之辞。 近日读汪曾祺的《以欢喜心过生活》,突然惊觉我这么喜欢他,竟然没有专门写过关于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一(辞过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qb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