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民未知为宫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墨子·辞过》
几千年前,在还未学会建造房屋时,先民为了防止潮湿侵害人体,采用了各种方法,如夯土地面、草泥地面、红烧土地面。等到建筑出现后,为了防止潮湿,增加木制房屋的坚固性,于是将松土夯实,堆起一块方形的高土台,既防潮通风又稳固安全。这就是台基。
随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存在的意义已不局限于防潮舒适的居住必要性,还将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蕴涵于台基的建造中。建筑置于高大的台基之上,不仅烘托出建筑的高大雄伟,而且满足建筑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
台基分为两类:普通台基和须弥座台基。
普通台基一般用于普通民居中,使用范围较广。通常用砖垒砌,上压阑石,角部使用角柱石,上面放置角石,但角石不可用于厅堂,于是用砖代替。
须弥座台基,又称叠涩座,一般用于殿堂建筑等高级建筑中。因为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所以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石制须弥座大多束腰较高、雕塑感较强;砖砌须弥座一般是束腰两重,高分别为一层和三层砖厚,整体形象细腻精致。
随着朝代的变迁,台基从形制简单渐渐发展至成熟。
唐代台基造型可分为素方台基和上下枋台基两种。
素方台基是唐代中小型殿屋用的最普遍的台基形式,通常是砖砌,周边设散水。
上下枋台基一般用于殿座,特点是台壁凸出上枋、下枋和间柱。通常都呈正方形格,方格中绘团花,上下枋和间柱绘连续图案。从中唐以后,开始出现在束腰上下施加仰、覆连的须弥座形式。
宋代须弥座的特点是分层多,各层很薄,整体造型挺拔、秀气,雕饰纤细、精致。
明清台基由基座、踏道和栏杆组成。基座部分包含了基座主体、月台、螭首和角石;踏道分为阶级形踏道和斜坡式踏道,踏道两边还有象眼结构。
关于踏道和栏杆将在后面的篇章详细讲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总体发展趋势下,台基逐渐成熟。无论从功能、伦理或者美学角度出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台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