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359543/cafc2fed7e18bbbf.jpg)
人生就是一场戏,社会就是大舞台。角色比舞台戏里丰富千万倍。有教师,也有医生,还有军人;有总裁,也有经理,还有员工;有文人,也有工人,还有商人……我们不是全能型演员,各种角色都能饰演。唯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才能演好人生这场戏。
那么,如何定位自己角色呢?其实,可以从他的天赋和潜力着手。
一个人从小就能表现出某些天赋,从小就具有某些潜力。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9543/a0c01493e5d5a998.jpg)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文学天赋,六岁就能写文章,被人盛赞为神童,所以成为一代青年才俊,一篇《滕王阁序》更是名传千古。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从小就喜欢思考各种自然现象。同样是苹果落地,一般人可能会捡起来吃掉,或者抱怨自己倒霉,要不干脆离开。牛顿却没有这样做,他是认真思考这一现象,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不一定都能发现自己的天赋,不一定都能对自己的潜力运用自如。有部分人在发现自己的角色定位错误后,毅然决然改正错误,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9543/5c40667f80f6e2c3.jpg)
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班超的投笔从戎,宗庆后47岁开始创业……他们决不是意气用事,更不是逞匹夫之勇。虽然记录他们的壮举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我相信他们每个人当初做决定是肯定是千难万难,开始肯定也是犹豫不决。这些想法在他们脑海中酝酿到付诸实际行动肯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恰似十月怀胎。一旦剧痛过后开始行动,就是苦尽甜来了。一朝分娩,此时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但时间很短。只要能挺过去,你就是胜利者。即使是现在抚养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养孩子再痛,也不如生孩子痛!
一个人如果找错了角色,那么他的人生注定会以悲剧收场。我们所熟悉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教训。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9543/775330aa8a76bef1.jpg)
项羽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力能扛鼎、天下无敌的超级战神。虽然他失败了,但是后人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
这种评价,说得好听一点是同情。说得难听一点是可怜。殊不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只要我们阅读过《鸿门宴》,我们就会发现:项羽军事上超群,政治上幼稚。其实,灭掉秦国后,他和刘邦的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从合作转到了对立。可惜,他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这样的超级战神应该专职带兵打仗,不应该兼职政治管理。他的角色定位是错的,所以败给老谋深算的刘邦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惜,项羽到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致命错误,他把失败归于天意。
如果说项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南唐后主李煜呢?
李煜天生就擅长文学,所以在历史上的文学地位很高。他不喜欢政治,但他是一国之君。所以,他的角色也是错的。
他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一直钟情于文学,不问政事,导致国破家亡,最后只能慨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于是,我就有了疑问:难道角色是死的吗?就不能改变吗?如果李煜能让贤退位专攻文学,我相信他的文学成就会更高,更不会出现误国误民,甚至身首异处了。
这样看来,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是不应该治理国家的!正因为他们的角色定位是错的,所以才会祸国殃民。
当然,像唐太宗和宋太祖这样贤明的君主,虽然他们在当时是没有资格执政的,但是他们通过政变夺得了皇位,其实就是谋权篡位。但是他们都是称职的君主,他的政绩名扬千古。所以,他们的角色定位是非常正确的。
也许项羽和李煜所处的角色比较特殊,他们都是一国之主,位高权重,舍不得放弃,甚至是身不由己。这样看来,他们因改变角色而付出的代价是整个国家,真的是非常大。对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谓是九牛一毛。我们能有什么代价呢?钱财,权势,还是家庭?所有的这些加起来能抵得上一个国家吗?
当然,改变会有一定的风险。成功当然是万事大吉。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要气馁。因为我们的投入再大,也比不过一个国家。
况且,我们可以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样会为下一次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我们自己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再试了,但是我们还可以指导后来人,甚至可以寻找接班人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再者,只要试过就有五成的胜利概率,只有试过才知结果。
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才是上上之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