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年都会制定一些计划,像什么背单词、跑步、写作之类的。但这些计划经常坚持不下来。为什么我们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答案很简单,因为没养成习惯。给你推荐一本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咱们一起来说下怎么才能养成习惯。
首先,书里说,我们做事三分钟热度,是因为“习惯引力”。“习惯引力”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让我们抵抗新变化。人都不喜欢变化,就像平时你八点起床,现在让你四点起,你肯定不乐意。所以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抵抗。“习惯引力”的另一个功能是让我们维持现状。如果我们大脑认定某种行为和往常一样,就会维持这种行为。比如戒烟难,就是因为大脑觉得吸烟这种习惯和往常一样,用不着改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大脑觉得某个好习惯也和“往常一样”,坚持起来就简单了。
我们再看多久能培养一个习惯。书里说,习惯不同,花的时间也不一样。作者把习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行为习惯,也就是每天规律的行为,比如背单词、读书,等等。养成这些习惯要一个月。第二类是身体习惯,比如健身、早起等等,这些对我们身体有影响的习惯,要花三个月。第三类是思考习惯,也就是思考能力,这是最难养成的,有变化的时候,身体反应最强烈,所以作者认为要花半年的时间。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培养一个习惯。书里把培养习惯分为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怠倦期。
最开始的阶段是反抗期,从第一天到第七天,这个阶段最容易失败,因为习惯引力在起作用,所以我们才会有三分钟热度。这时候,我们需要撑下去。作者说,你可以像婴儿学走路那样做,从小地方开始,把时间和步骤分得很细,比如,读15分钟的书,或者写500字文章。这时候要注意,门槛一定要低,门槛太高,很容易放弃,习惯就夭折了。另外就是不要追求完美,不要想太多,把任务完成了就行。同时,你要每天做记录,用打卡的方式,免得执行得很随意。
接下来,从第8天到第21天,是不稳定期。这时候你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加个班,回家晚了,所有的突发事件,都可能导致习惯失败。想要在这个阶段保持连续性,你可以做三件事。
一是把你的行为模式化,为什么刷牙我们都能坚持,就是因为时间地点做法都很固定。所以,养成好习惯,也需要三固定。比如你每天要写500字,就可以把时间固定在9点,地点固定在书桌,做法就固定为列提纲,动笔写。
二是设定一个例外的规则。因为就算你计划再好,想一直坚持也很难。所以就要设定一个弹性机制,比如加班了,没写成500字,可以第二天写1000字补上;或者干脆光明正大地中断一次,类似50天休息一天之类的。当然最好不要中断。
三是设定持续开关。心理学家说,当人为了有快感,或者为了回避痛苦,就更有动力去行动。所以,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些好处,或者一些惩罚,让自己有行动的力量。
度过了不稳定期,就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倦怠期:大概从第22到第30天。这时候你可能已经没干劲,或者厌倦了。比如,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天的事情,突然没兴趣了。这时候你需要的是进行改变。首先是添加一个新变化。因为事情做久了肯定会厌倦,所以你要主动增加变化。你可以改变内容,比如过去学初级英语,现在开始学中级英语,或者改变不同的持续开关。比如过去学完英语给自己奖励,现在通过参加各种英语群,组队学英语,用改变制造新鲜感。还有一个方法,你可以开始计划培养新习惯,也就是针对下一个要培养的习惯进行计划。这时候制定下一个计划,就是为了建立习惯的连续性。就像打游戏一样,过了一关,就要打下一关,你要不断地投入,才会感觉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说过,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组成的。很多人之所以优秀,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养成一个好习惯,所以你也赶快行动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