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中峰镇贡米田
贡茶、贡米、贡木,竹溪三贡素来有名。其中的竹溪贡米,还与明朝诤臣、竹溪籍人士徐成楚,有一段传奇故事。
徐成楚又叫徐瘿瘤子,用竹溪话说,即徐瘿包。脖子上长有瘿包的徐成楚,凭才学在科考中先中举人后进士及第,先在地方为官后到中央任职,且善于作为、能言敢言,弹劾不避权贵,谏疏不隐衷情……让人想到“国有诤臣不亡国”的古训。
“万民伞”歌舞
1978年年底,原郧阳地区文化部门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文艺会演。最偏远的竹溪县送上来一个歌舞节目。因其别开生面、场面热烈,很受欢迎。
锣鼓声中,但见舞台中央,一个壮汉领头,手擎一把大伞,直把那大伞舞得落落儿转。围着这壮汉,有三十多个男女演员手牵手摆成圆阵,随着锣鼓敲打的“跑滩调”节奏,翩翩起舞,时而跳跃,时而拍踏(一拍手一顿足)。
开始,舞蹈豪放气派,节奏欢快,情绪奔放。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舞步也缓缓地慢下来。领舞壮汉就唱了起来。他唱一句,围绕他的众人齐声应一句:“好啊,真不错!”领唱高亢,应声昂奋,锣鼓声有板有眼。平日里,唱词是即兴发挥,这一次,是上地区会演,当然歌词是提前编排好了的:
领:(唱)先修水库再修渠啊!众:(应)好啊,真不错啊。
领:(唱)不怕大旱没有雨啊!众:(应)好啊,真不错啊。
原来,这个节目叫《齐夸农业现代化》,是当年“四个现代化”口号下的宣传节目。这一歌舞节目,地域特色浓郁,风格喜庆欢快、热烈豪放,抒发感情质朴鲜明,很合农民的审美口味,又适应宣传的需要,一时轰动鄂西北。
这段歌舞之所以魅力这么大,更因它来自民间,有很强的原创性,是直接受鄂西北农村的一种原生态唱腔——“阳锣鼓”启发而创作的一种民间歌舞。“阳锣鼓”也叫“薅草锣鼓”,顾名思义,是鄂西北农民田间地头劳动时的一种即兴演唱,类似劳动号子。
这段借“薅草锣鼓”唱腔编排的歌舞,其实源于一段与竹溪贡米有关的历史,只因“万民伞”是舞蹈的重要道具,这歌舞,名字又叫做了“万民伞”。
“万民伞”不是一把普通的伞。这把伞,在一些古典戏剧里,我们时常能见到:清官完成了平反昭雪、惩恶扬善的事迹后,正要回京或回府,这时百姓赶来,会集路口或长亭,送上这把伞,齐呼“青天大老爷”!“万民伞”主旨是歌功颂德,只因为是这样一种底层民意的表达,渐渐演变成了地方文化的经典。
历史上,一个在朝中做官的竹溪人——明朝万历年间在朝廷任“兵科都给事中”的徐成楚,帮竹溪解脱了向朝廷缴纳贡米的沉重负担,老百姓为表感激之情、歌颂之礼,向他送过一把“万民伞”,日后遂演变成了一种长久的纪念和经典的歌舞,流传至当代。
徐成楚其人
整个明代,鄂西北竹溪县入仕途的有63人,在中央政府为官的就1人。这个人就是徐成楚。其任职的兵科,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兵科(部)“都给事中”,在朝廷负责国防军事方面“钞发章疏,稽察违误”等纪检、监察事务。
实际上,明朝万历年间担任兵部“都给事中”的徐成楚,是一个说话很有分量、颇令朝中大员恐惧的人物。同治版《竹溪县志》“人物”卷介绍他:“刚正不阿,弹劾不避权贵,京师谓之语:行行且止,避瘿瘤子。其奏疏多……亦可识蹇谔之度也。”
也就是说,徐成楚这个人,做官非常正派,弹劾不避讳权贵,正直敢言,走在京师的大街上,朝廷大员们见之要退避三舍。私底下,朝中大员们常互相提醒:走在路上,要走走停停,远远看见徐瘿瘤子走过来,赶紧闪开啊!
徐瘿瘤子,用竹溪话说,即徐瘿包。瘿包在医学上叫瘿病,是历史上一种地方病,亦叫甲状腺肿大,由饮食缺碘引起。对一般人而言,是身心极为痛苦的残疾。而徐成楚,克服这一残疾,竟凭才学在科考中一路顺利闯关,先中举人后进士,先在地方后中央,且在政坛上善于作为、能言敢言,真是不简单!
国有诤臣不亡国。徐成楚的本职工作是批评朝政,通常叫言官。这是个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很多言官因言获罪,于是选择了沉默或避讳。但徐成楚弹劾不避权贵,谏疏不隐衷情,时常针砭时弊,奏上一本。同治版《竹溪县志》就收录了他的四篇著名奏疏,即《遇火灾进谏疏》、《请简老成疏》、《求明示疏》、《陈时事疏》等,皆立意高远,忧国忧民,忠心耿耿,言辞诤诤,激情烈烈。
彭裕沟其地
竹溪县城西去十多公里,过中峰镇上的魁星楼大桥往北,去龙坝水库的方向,有地名叫双河口,是竹溪河与县治河两河交汇处。双河口之南,有一沟,沟长十余里,宽五六里,正是一个大大的盆地。因其地如盆,旧称盆裕沟。
巧的是,此沟后来多有彭姓人居住,又名彭裕沟了。这就是著名的竹溪贡米的原产地。
这彭裕沟,低丘环绕,层层梯田从沟底盘旋到沟垴。产贡米的梯田,其实主要在沟西南的周家塝。据说,塝上有六十一块小田,是正宗的贡米原产地:同样的稻米品种,栽在这六十一块田里,生长格外茂盛,成熟期比一般田里能提前6至8天。收获季节,黄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宛如黄金缨络,一枝双穗,颗粒大而饱满。
当地农户做过小小的对比检验:用同一箩筐装载称重,这里产的稻谷,每箩要比一般稻谷重6至8斤。而碾出的米,洁白如玉,晶莹透亮。煮出饭来,香味扑鼻,不粘不糯,口感清香,十分美味。
秘密何在呢?原来,这六十一块小田,又统称“天水田”——不用引渠灌溉,全凭丘岭间充足的泉水自流灌溉!此外还有奇的:这塝上的田都是黄泥沙土,土质燥性。农科部门检测,这里的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又因是阳坡,这六十一块小田,日出日落都受到阳光照射。泉水灌溉,土质特别,日照时间长。用今日的时尚说法,就是绝对的天然绿色生态米。
各处史志材料一致的说法,这里产的稻米成为贡米,全是明朝万历年间竹溪知县王璋惹的祸。在《竹溪县志》“秩官”卷中,明朝万历三十八年至四十四年的竹溪知县,就是王璋。他是浙江湖州人。王璋倒不是主动进献贡米的人。相传,下属常把彭裕沟的米孝敬给他,他来自盛产稻米的湖州,本不稀罕。但他吃了后,方知此米非同寻常,便时常用它招待同僚、接待上司。
于是这米中珍品的名声不胫而走,从民间到官场,再官官相传,最后传到了宫中。万历皇帝得知后,诏谕王璋送米到金陵。
贡米祸与福
今天,人们对当地在古代进贡皇上的出产之物,津津乐道,引以为荣。其实,贡是赋(土地税)税(人头税)之外,额外增加的一种地方上的负担,统称贡赋。赋税已经是不堪承受之重,还要进贡,诸如竹溪古之所谓“贡米、贡茶、贡木”类,更是一场灾难,一项苦差事。相比而言,竹溪地处深山,山重水复,道阻且远,缴纳贡赋更多一层自然和交通带来的沉重。
竹溪贡米的输送目的地,之所以是金陵(即南京),是因为朱元璋建都在金陵,到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即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金陵就变成陪都,即第二个政治中心,故又叫南京。
所以,明朝有部分中央机构是设在金陵的,往往叫某部江南司,主要分管南方军政、赋税和科考。比如,户部江南司把南方送来的部分赋税用作地方财政开支,另一部分经运河转运北京。贡米运输正是如此。
从秦巴大山,千里迢迢把贡赋送往金陵,有多难?同治版《竹溪县志》记载:“道远水险,民甚病之!”先要翻山越岭,肩挑背扛,送到郧阳府(今郧县),再从汉水、长江,经水路运往金陵。漫长的负重路途上,不少人累死病死他乡。
赋税之外新加一项贡米,竹溪人的负担更重了。于是,徐成楚又要上书了。只是这一次有点私心:是为老家的人帮个忙,废除这贡米之献。虽然,凭他的正派和权威,他不必避讳这点小小的私心。但据传说,他还是一改直言进谏、硬碰硬的做法,在进谏时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
他先修书一封,如此这般,要竹溪官民依计而行……早朝时,他左手持笏板,右手摸了摸颈脖子上的瘿包,向万历皇帝朗声奏道:“臣祖籍竹溪,溪邑产米虽好,但不可久食,久食必长瘿瘤,使人痛苦难耐。我这个瘿包,就是早年间常食此米的后果啊。”
百官将信将疑,万历皇帝神情黯然。然而不久,又一次运送竹溪贡米到金陵的差人和挑夫,个个颈脖子上坠个大瘿包。王公大臣们见之惊诧不已,上前一问,果真如徐成楚朝堂上所言。户部江南司赶紧上报朝廷。万历皇帝闻报吃了一惊,十分后怕。赶紧下令颁诏:竹溪贡米,免了!于是,竹溪人感念徐成楚之恩德,就有了前述的“万民伞”歌舞。
竹溪的米,这米中珍品,成为贡米,一度是祸。而不再作为贡米缴纳之后,就是竹溪人的福了。所以,鄂西北长期有一句传言:想吃大米到竹溪,要娶美女到郧西。郧西的美女不是总能娶到的,而竹溪的贡米,过去因产地和产量有限,要一饱口福,也并不容易。
而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享这样的口福了。有“贡米之乡”美誉的竹溪县中峰镇,组织农民开展起贡米的产业化经营。其实,鄂西北竹溪县,位于大巴山东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光照适中,雨量充沛,土壤有机物质丰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极其有利于优质水稻的生产。
有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从历史上沉淀下来的丰富物质基础和精神内涵,竹溪贡米将带着新的传奇,让越来越多的人分享它那天然的淳香美味。
注:本文原发《十堰晚报》2014.8.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