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蒋六元(永州·零陵)
星期五早上天气晴好,我很早就来到了学校,见学生在打扫卫生,从食堂里提水冲水沟,只见从沟里冲下来大都是没吃完倒掉的饭粒,看到心里感到怪可惜的,现在生活条件同我们小时候相比好得太多了,现在的孩子们不再愁穿愁吃,已经不太会感觉到粮食的珍贵了。
看到水沟里被小家伙用水冲下的白花花的饭粒,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所做的一件错事,就是这件做错了的事使我懂得粮食的珍贵。这件事发生在我读二年级时,那个时候正是七十年代初,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刚刚落下序幕,受其影响广大农民连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时候田地还没有包产到户,杂交水稻正处在试种时期,水田里种的是常规稻,单产量低,那时连一些旱地也改造成水田插上二季稻的,每年生产队里打下来的粮食,除去交给国家一部分公粮外,队里所剩下的粮食就不多了,一家两口劳力一年所分得的口粮也是不多的,大人们还要在各自家里的自留地里种些红薯,荞麦等杂粮,稻米搭配着杂粮吃,一家老少才能勉强得以填饱肚皮。
玉爷爷铁青着脸,厉声地呵斥我们住手,我们害怕得哭了起来。
那个时候,家里每天吃饭时,饭桌上是不会落下一粒饭粒的,若是我们小孩子吃饭时不小心摔破了碗,饭粒撒在地上了,这一餐饭就要被大人罚没了,所以我们那时吃饭总是规规矩矩坐在饭桌上老老实实吃的。
我读的小学是在我们村办小学毕业的,村小离家里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小学二年级时的六月的一天,正值早稻抽穗的时节,我和同村小伙伴根崽,白崽一起去小学堂读书,走到鲤鱼塘,村小学堂就在鲤鱼塘背上,听见小学堂里很安静,我们就晓得学堂没有打上课铃,离上课时间还早,我和白崽看见鲤鱼塘水沟里有蛮多鲫鱼,便脱下鞋在沟里逮起鱼来,根崽前天脚不小心被瓷片戳了一下,脚还包着草药,不敢下水,便只有在岸上一个人无聊地玩,无意中他发现了一个好玩法,只见他从田里的正在怀穗的水稻苗里抽出一根稻穗,用力朝空中一扔,由于此时的稻穗还包在梁叶中,又带剑叶,似一支利箭破空而去,嗖地一声落下,又稳稳地插在塘中於泥上,我们都觉得好玩,于是三个人都参与了,正好玩得欢的时候,碰巧老支书玉爷爷到鲤鱼塘挖水浇田,看见了我们三个小不点,顿时脸色铁青,大声呵斥我们停下!那架势似乎要了他命似的,吓得我们仨都哭了!
待哄住我们的眼泪后,玉爷爷将我们带回学校!老师待我们平静下后,轻声地教育我们,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呀,没粮食,你们能吃饱,吃不饱,你们能有力气来上学,不上学你们能识字吗?不识字以后乍能当工人,当老师,当解放军,当新时代农民……
儿时的我们对老师说的这段话似懂非懂,但是玉爷爷那铁青色的脸,似乎别人要了他的命的样子,却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从那时起,我们已经知道了对于老百姓粮食是多么珍贵的。
“锄禾曰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粮食的确来之不易,当爱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