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1861年2月15日-1947年12月30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过程哲学创始人,他创立了20世纪最为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
《教育的目的》写成于1929年,时年68岁。此书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影响深远,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王立中在译者前言中称,这是一本奇书。
怀特海在前言中强调“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同时还强调“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断然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
原文:
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批注:
这里关注的是“文化”和“知识”。“知识”只是基础,如果不加以运用,只是静态的存在,是“最无用且无趣的”,只有当“知识”被大脑调用起来,纳入到思想的活动当中,共同构筑成“文化”大厦,才能使拥有知识的人“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原文:
我们必须要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岁和30岁之间发生。训练这种自我发展,最重要的应该是12岁之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大主教在解释人们的困惑时说道:“问题不在于他们18岁怎么样,重要的是他们之后将成为怎样的人。”
批注:
从这段文字我领悟到三个信息:其一,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重在掌握“学习力”,一个拥有了学习力的人,无论在什时候,也无论在哪里,都能快速学会新的本领,适应当下生活,成为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其二,“学习力”的获得重在12岁之前,并且从母亲那里获得。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童年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可以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成长尤为重要。其次,母亲在孩子成长中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母爱可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以及足够的爱。孩子只有在拥有安全感和爱的条件下才能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获得学习的能力。
其三,人的一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少年甚至中年之前都是一个“蓄势”的过程,只要他拥有向善、向美、向真的人生价值观,便会活出人生的意义,也才会“厚积薄发”,成为一个人生意义更为丰盈的人。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的学习力,以及自我的纠偏力,总之他永远能够把舵自己的自我发展的航道。
原文:
在训练一个儿童的思维活动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种我所说的“呆滞的思想”——那些仅仅被大脑接受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行融会贯通的知识。
批注:
这里所说“呆滞的思想”指的就是书本上一切死的知识,在学习中只有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通过活动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从而让学生获取结果,形成知识要点,并且要与原有大脑中知识体系产生链接,从而内化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只有融会贯通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掌握和使用。
原文:
宗教性的教育是谆谆教导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敬畏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件发生过程的潜在掌控能力。当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的时候,无知就成了罪过。敬畏的基础在于这样一种感觉:现在包含着全部的存在,向前——一切的过去,抑或,向后——一切的未来,直到永远——直到永恒。
批注:
怀特海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上面一段文字,对于多数人来或许很难理解,至少不容易理解。在我认为,教育身肩“责任”,更值得“敬畏”。所谓教育的责任,就是教育为谁服务。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他们的教育都是有目的的,教育为谁服务,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教育的责任。至于“敬畏”,就是教育肩负着对“一切过往”的理解,对当下的把控以及对未来世界走向的掌舵。尽管,教育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但教育者则可以制约或助力教育推进的进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