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揉玉尘饼挑雪

作者: 浅月流声_3254 | 来源:发表于2024-05-05 15:20 被阅读0次

唐朝时,全国境内麦子的种植是相当普遍的,白居易有首《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是他任县尉时所写,成熟的小麦覆盖了田垄,放眼望去一片金黄,一派丰收的景象。

而小麦做成的面食也正是唐朝人最主要的食品,比如面条、饼、馒头等。不过,那时还没有“面条”这一说,而是归于“饼”类。就“饼”这个字来讲,它是会意字,指并在一起而可吃之物。对唐人来说,凡是经过的面食都可以称之为饼。

与如今的面条最为相似的面食就是糖饼了。“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唐人在生日时吃长寿面的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而“长命”“长寿”之谓,来自面条形状的细长。所以由此可知,唐朝人所谓的汤饼就是面条,而且还是比较讲究的一种食品,因而在生日、节日或重要的场合食用:“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江香鲭鲊不寄来,秦人汤饼那堪许。”王维的诗就把汤饼作为一种较好的吃食来衬托家乡鲜鱼的美味。而从“汤”字可知就是在热水里将其煮熟,这是面条的做法。

杜甫的《槐叶冷淘》写到了这种食品的制作方法:“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主料是面粉,用槐树嫩叶压成的汁来和面,然后入鼎煮熟,这就是面条。再放入冷水里过凉,然后配上调料吃,叫做冷淘,可以说就是今天的凉面。

不过,当时的汤饼和冷淘应该不是主食,杜甫的诗中说,做好了冷淘,还要吃“香饭”,这说明当时的面条只能是一种添加性质的小吃,唐时大多数人家必备的主食品种是胡饼。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途中杨国忠买来胡饼给他充饥。带“胡”字的物品皆来自域外,胡饼也不例外。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一诗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看来这种胡饼是在炉内烤熟的,饼皮酥脆,散发油香,饼上还撒有芝麻,想必吃起来非常可口。不过,烤制并不是制作胡饼的唯一方法,皮日休的诗里有“胡饼蒸甚熟”的句子,说明胡饼也可以用蒸的方法制作。

不管有多少花样,唐代面食的制作方法与今天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将面粉加水或别的汁液揉搓和好,再做成形式多样的成品,正如贯休在《书倪氏屋壁》一诗所说“面揉玉尘饼挑雪”。

相关文章

  • 吃肉

    董制卤烧,源源百年; 顺风急递,心意绵绵。 净锅注水,置之竹篦; 柴火焰罨,水汽氤氲。 雪揉玉尘,铛烙酥脆; 葱丝...

  • 烙馍饼做法

    一半烫面,一半干面,加水揉匀,面稍软点,烙出来饼软和。 醒10分钟,再揉一揉,分成鸡蛋大小的面团若干个 先擀成碗口...

  • 2020年2月25日星期四晴

    今天晚上,妈妈做了一些葱花饼。在做葱花饼的过程非常的长。妈妈把面揉好,发了之后,妈妈开始做韭菜馅饼,很好吃...

  • 吃的健康,活着开心

    今天早上,突然兴起,想做饼吃。 大脑里调出妈妈,姐姐做饼的画面: 1.烫水和面,面团揉的软一些,如果太软就酌情加面...

  • 步韵田梦先生《大寒日感怀》

    先生原玉: 大寒日感怀(新韵) 残冬难见雪纷纷,割面寒风漫惹尘。 逝水流光临岁暮,早花啼鸟唤阳春。 楼台...

  • 苏东坡寻砚与莒州她饼

    莒州她饼,是莒地名吃。它是将揉好的面擀成碗口大的面皮子,摊上馅子,折叠起来,将边捏实,经过烙烤而成。此饼面香馅鲜,...

  • 【收藏】·《访妙玉乞红梅》

    《访妙玉乞红梅》作者: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

  • 新年好

    梅似雪,雪如人,都无一点尘 山似玉,玉如君,相看一笑温 愿君新年喜乐

  • 访妙玉乞红梅

    访妙玉乞红梅原文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 无题

    白菜炒饼 青椒炒饼,都是炒饼 肉丝面,鸡蛋面,都是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揉玉尘饼挑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mk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