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标准,我们会想我们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变成了这样:上课思想不集中、跟大人作对、动不动就发脾气、疯狂的玩游戏,这些所有的行为都只是个结果,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现在的时代与我们的小时候时代不同。我们的小时候父母只把重点放在让我们吃饱穿暖上面,忙着工作,忙着问我们吃了吗?喝了吗?睡了吗?
现在吃穿不用愁孩子有了更多的需求我们对孩子的关注也多,关注的越多孩子反而出现更多的行为。
父母只把关注点放在照顾我们吃饱穿暖上,不关注我们的情绪,也许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让我们在意,可那时候我们不会表达,也许我们表达了父母也没有给我们相应的回应,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什么都不想说了。
当我们做了父母去引导孩子时发现道理我们懂了一堆却不知如何去引导孩子,时代也不同我们除了会讲道理就是指责与抱怨。
现在的孩子情绪比我们少,信息量比我们多,越来越发现与我们没有太多共同语言,我们只是经常说你吃了吗?睡了吗?写作业了吗?别玩游戏了。我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进步,孩子提醒我们该停下繁忙的脚步来学习成长,让我们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我们是否思考过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怀孕时孩子是我们的,因为他在我们的肚子里,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情绪都影响着孩子,我们去哪里孩子去哪里,因为他在我们肚子里。
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已不属于妈妈,他属于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却忘记了他是独立的个体,除了抱抱他们,亲亲他们,是否真正蹲下来问过孩子“孩子你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没有用心的去聆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但我们和爱人相处,和父母,和周围人所有的人相处时,有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对待长辈,我们在做这些事时有个小人在旁边默默的关注着,虽然他很小他模仿了我们的一言一行。
思考孩子今天出现问题是否与我们有关?回看我们有哪些是该做没做的,有哪些事不该做却做了的,问问自己现在我怎么了?我们从没学过怎样做父母,有时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是特清晰。
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积极工作,是否和父母相处时遵守界限和底线,是否愿意去聆听父母说话,是否认可自己,是否爱自己,是否照顾自己,心疼自己。
当每天紧盯着孩子时,谁都不愿意被管,谁都不愿意被盯,时间长了谁都会疯掉,所以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今我们的孩子如果爆发了,证明孩子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他有独立的思想,他用行为在唤醒我们,告诉我们该停下来从这一刻起请学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