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精品美文集萃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
若无政坛争斗事,本是身边知心人——记王安石与苏东坡

若无政坛争斗事,本是身边知心人——记王安石与苏东坡

作者: 此号已废0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01:47 被阅读278次

    元封七年七月,刚刚离开黄州遭贬之地的苏东坡,辗转来到江宁府,会晤了已退居朝廷八年的王安石。王安石此时已经六十四岁,穿着粗麻木的衣服,带着草帽,骑着毛驴在江边迎接东坡。来不及冠带的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王安石则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两人相视一笑。

    离开政坛漩涡的两人,在抛开朝廷的尔虞我诈以后,彼此之间的敌意消除了大部分,虽然一个是漂泊四年历经磨难的旧党中坚,一个是曾风光一时,业已退出政坛的新党领袖,但在离开庙堂许久以后,彼此间的怨恨似乎没有那么浓烈了。

    时任江宁知府王胜之,是苏东坡忠实的文学粉丝,头两天带着王安石和苏东坡两人游历江宁,两人一唱一和,作诗应和,非常合拍。几天之后的一个上午,两人坐下聊天,东坡做了个揖,刚想开口,王安石的脸就阴了下来,大抵心虚的人最怕翻旧账,之前曾经罗织罪名陷害东坡的王安石挥了挥手,大声喊道,你别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如今我也隐退多年,之前的事情别提了。东坡解释,我所言天下事也。王安石说,那你就说吧。东坡就对当前朝廷接连用兵和屡兴大狱的措施表示不满,认为“大兵大狱”是汉、唐灭亡的前兆,并劝王安石出面阻止。王安石却说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这些事情已经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了。东坡笑言,大丞相啊,皇帝待你天高地厚之恩,您岂能以常礼来回报他。王安石恍然大悟,连忙高呼,我要去我要去,我要去告诉皇帝,劝说他。苏东坡颔首,心里想,这老头,果然心系天下,跟我有一拼。

    随后两人谈起了政治,说起了当年,王安石问东坡,以前我做丞相的时候,你是过门不入,现在我归隐了你反到来拜访我,真是奇哉怪也。东坡回答道,丞相,轼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不敢啊。您可还记得我当年在您府上给你和的那首诗吗。您写的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我给您和的是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那时候我见识短,不知道菊花还会飘落,所以给您写了这么两句,后来到了黄州才知道,菊花也会落,真是后悔极了。王安石笑了,大声说,从那开始我就不喜欢你,我还不喜欢你父亲,我母亲去世,别人都来看我,就他不来。还写文章讽刺我,说我大奸似忠,大诈似信。东坡辩论,家父这篇《辨奸论》的确有点过了,但是您也不能因为这个处处挤兑我,把我赶出朝廷啊。您说我是“邪险之人”,还说我利用父丧贩卖苏木入蜀,您的亲信还说我利用官船贩卖私盐,对陛下说对待我要像调料恶马一样。王安石脸红了,小声嘀咕着,那你遭遇乌台诗案的时候,还不是我最后上书陛下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才救了你,而且虽然不喜欢你,却也不像那些人一样盼着你死。东坡无言,只能苦笑。

    这天,王安石一早起来去找苏东坡,拿着自己的书稿,对东坡说,小子,你看看我最近这几首诗,写的怎么样?东坡默默地拿出自己的诗卷,送给王安石,毫不示弱,言道,你先看看我的。王安石多傲气,心想,好嘛,你不看我的,我读给你听好了。想罢便拿起自己的书稿诵读起来,读完还说,小子,把这篇给老夫写下来,老夫要留作纪念。东坡写完,对王安石说,丞相的“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 ”颇有《楚辞》的韵味,实乃佳作。王安石听了很是高兴,毕竟这么多年,苏东坡还真没夸过他什么。于是他便问东坡,你的雪诗中“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是不是隐藏了道藏中的典故呀。东坡笑笑,不置可否。聊完诗词,两人便出去散步,王安石说,东坡啊,我想重修《三国志》,陈寿写的这个里面内容太繁杂,可是我年迈,怕是修不了,要不你来吧。东坡挥挥手,对王安石说道,丞相美意东坡不敢承受啊,我才疏学浅,怕是担当不了如此大任。

    东坡在江宁逗留数日,最喜欢的便是游历山水。这天他从蒋山回来,写下“风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二句,王安石路过恰巧看到,当即和之,然后感叹,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一会儿,王安石就劝说苏东坡,东坡啊,真没想到我们会如此契合,你别走了,你就在钟山上盖个房子吧,与我结邻而居,你看我可以陪你游历山水,可以和你唱和诗词,多好。东坡此时远远没有看破红尘,心野得很,婉拒了王安石。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东坡也该渡江北上了。临走之前,他送给王安石一首诗。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站在江边,老泪纵横,自言自语,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劫波渡尽,恩怨尽泯,两位文化巨人消除了敌意,站在了一起。

    两年后,王安石去世,而早在他去世之前,朝廷旧党就已经复辟,新法全盘被废。此时,苏轼因主张对新法区别对待而与昔日同党——此时重登相位的司马光发生严重冲突。宋哲宗追赠王安石太傅之位,苏轼代拟了一份敕书,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兼诗友:“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王安石当得起这个评价,东坡也当之无愧。王安石政治手腕强硬,东坡为人光风霁月。两人政治上虽然对立,但在诗文上却是知音。昔日的恩怨并没有对两个人的内心产生一点波澜,因为他们深深明白,如果没有党派的争斗,关系的纠葛,他们本应该是很好的朋友,知己,忘年交。政坛里的浪花在他们的人生中再也激不起一点波澜,唯一能够传世后人的,唯有诗词而已。在经历了吕惠卿的倾轧之后,王安石看透官场,而东坡本就洒脱,此时的他们握手言和。

    此刻的王安石也终于明白,政治的斗争是无休止的,而生命是有限的,不如寄情山水,写诗作词。他用大半生参透了东坡早就了然于心的情怀和淡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无政坛争斗事,本是身边知心人——记王安石与苏东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r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