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2-10-22 03:47 被阅读0次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晴

    我生活在大山里,最喜欢的就是爬山,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山里面走走,每当爬到山顶上俯视山林的时候,就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涌上心头,此刻,山巅就在自己脚下,还有什么不可以征服呢?还有什么不可以藐视的呢?

    杜甫登高,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自然之变感怀人生之变;庄子登高,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高飞九万里的鲲鹏,身体灵魂在宇宙间自在逍遥。

    诗人、哲人站在高处俯视脚下世界,由于没有俗务阻挡我们的目光,脱离了世俗的纷纷扰扰,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我们会神游万里、思绪万千、会看见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看到和想到的东西。在天地之间,与历史、未来,乃至宇宙对话。

    登高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世俗蝇营狗苟生活的摆脱,是对市井烟火生活的摆脱。在大山上,将自己置放在天地之间无限的空旷地带。

    平日里没时间思考人生、生命等重大问题,登高的时候,就会在寂静但又是无限广阔的大地和天空的怀抱中,感到深深的寂寥、忧愁、无助和孤独,“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会,登临意”。

    世俗的世界就在脚下,自己也一直在其中浮沉,登高望远,从高处俯视,过往的热烈生活都显得既真切又渺小。

    其实,即使登高,我们的视野实际上也看不了多远,在黑夜中更是如此,只不过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看到多远,就能达到人生中更高的境界。正如晏殊的《蝶恋花》中的一种人生格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个遥远的地方,但我的目光要去拼命地搜寻它,为了它即使要忍受孤独和打击,也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站在高处,对日常尘世的摆脱后就会感叹孤独个体的永恒命运,也有因为视野的开阔而情不自禁地展开对人生、世界等宏大命题的思考,对民族和历史的思索。

    高处的个体俯瞰脚下这片大地,就会感觉自己与脚下的大地融为一体,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大地的命运,以及这片大地上的人民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那些对家国命运保有拳拳之心的伟大英雄也喜欢站在高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站在高处吸收高山的雄浑力量,抒发自己的抱负和野心。所以岳飞站在高处凭栏吟诵着《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一个高傲而孤独的英雄形象在高处挥斥方遒,他和国家山河大地结合在一起的,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国家,因此,这份伟大的家国情怀就如同山河大地一样广袤无垠。它如此地无私,正义,勇敢,以至于几百年之后我们站在山巅吟诵这首诗词的时候依然热血沸腾、激情盎然,愿意把自己的命运融入到祖国母亲的血脉中去。

    当然,登高不仅仅在于对于个体生命、家国情怀的一种感悟和抒发,更是对于宇宙宏大时空的思考。在无限广阔的时空面前,个人是多么渺小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站在高处,看到的只有宇宙和时空的永恒,其他的一切都消失殆尽。个人面对无限的宇宙,所有的抱负都显得空洞而微小。

    站在高处,不仅能够近距离接触辽阔而高远的天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而且能够追逐绵延无尽的时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仅能够看到可见的大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还能看见不可见的历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不仅能够在白天看,“⽩⽇依⼭尽,黄河⼊海流”,而且能够在黑夜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不仅能看到秋天的“寥廓江天万里霜”,还能看到冬天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不仅能够看到眼前的具体物景,还能看见遥远的不可知的人事,“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仅能看到有限,还能看到无限,“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登高望远,世间一切尽在眼前。俯视不停地在目前和过去,现实和虚拟之间摇晃。

    越是高处,就越是大的,就越是广阔的,也就越是逍遥和自由的,登高望远,让我们拥有更宏大的视野和境界,让我们拥有更自由的想象空间,在历史和未来中与广袤天地衔接,让我们通过登高,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大时代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高望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ym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