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第二天作业——感情心理(如何有效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嘲讽)
【主题】:如何有效应对别人的批评和嘲讽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R:阅读原文】
别人批评你的话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不对的。如果批评的不对,你完全没有必要烦恼。把我的话好好想想,想一分钟也好!许多患者来找我的时候眼泪汪汪的,又气又急,因为他们所爱的人批评他们,其实这些批评的话失之准确欠考虑,他们没有必要这么伤心。如果批评你的时候,犯下了不公平的错误,你为什么要心烦?你为什么要难过?你以为别人都是完美无缺的吗?再说了,如果批评是准确的,你也没理由感觉到崩溃,你本来就就是不完美的,只要承认错误想办法改正就行了,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事实上也是)?不过,要想将这种情绪感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理智情绪,可能还得费点心思。
现在,我要教你一种语言技巧,虽然它们很简单,但可能需要相当多的练习,如果有人攻击你,你该说什么呢?想要提高掌控感和自信心,你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困难的局面?
步骤一:移情
如果有人批评你或攻击你,他(或她)可能是想帮助你,也可能是想伤害你。所以,批评你的人说的话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或者在对错之间。不过,一开始就纠结对错是不明智的。你得问这个人一系列特定问题,以了解他(或她)的真正意图。提问时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急辩护。相反,你应该不断的提问,问的越细越好,想办法从批评你的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这个人只是用含糊不清,乱贴标签侮辱人的方式攻击你,你应该让他(或她)说详细点,要对方指出他(或她)到底反感你哪一点。执行这一步,你需要花点精力才能摆脱批评者的无理纠缠,不过这样可以将“攻击—防守”型的交流转化为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
步骤二:消除批评者的敌意
如果有人用枪指着你,你有三个选择:第一,站起来用枪指着对方,这通常会同归于尽;第二,你也可以跑,也可以躲避子弹,这一般会让你感到屈辱,自尊全失;或者第三种方法,你可以原地不动,运用技巧消除对方的敌意。到目前为止,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是最让人满意。只要你能平息对方的怒火,你就是胜利者;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对方会认为自己胜利了。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不管批评者说的话是对还是错,一开始都想方法认可他。如果对方说的完全是胡说八道,你可以在原则上认同批评者;或者你可以在批评中发现一些真实的成分,然后予以认可;或者你可以承认,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他(或她)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步骤三:反馈和协商
遭到批评时,只要使用移情法认真倾听,然后再想办法认同对方,消除对方的敌意,你就需要以机智又不失坚定的方式,解释你的立场和感受,同时还要探讨双方之间的任何认知差异。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批评意味着否定,甚至更严重的就是人身攻击。当别人批评自己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很沮丧,甚至生气,愤怒。然而没必要总是陷入到这样的负面情绪当中。对方的批评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是正确的,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接受批评呢?毕竟我们不是完美的,接受批评,把它当作促使自己变得更好的良机。勇于改正自己,岂不是更好?!如果对方的批评是错的,也要想到毕竟人无完人。对方要么对事实缺乏了解,存在误解,要么习惯于进行人身攻击。当用慈悲的眼光看待对方不合理的行为时,我们不仅有理由不生气,甚至会想到要帮助对方化解怨气。但是,在被批评的当下做到如此理智,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按照应对批评三步骤法多做练习,就可以有更多的掌控感和自信心,妥善处理困难的局面。
Why:由于认知、习惯等因素,应对批评人们通常有三种应激反应。第一种是应战,和对方硬碰硬,用批评回击批评。这时候自己往往会陷入愤怒的漩涡中。第二种是辩解,试图挽回对方对自己的看法,然而这往往是徒劳的,容易导致对方更加失望,认为自己没有诚意去接受批评,因此批评升级。第三种是投降或逃避。全盘接受对方的批评,无论对错,甚至逃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用熄火的方式,逃避这种困难的局面。无论是上面哪一种应对方式,对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都没有太多的帮助。我们需要一种更理智的办法来应对别人批评自己的非常时刻,并多加练习。毕竟改变应急反应行为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How:应对批评三步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移情。对方的批评可能是在帮助自己,或者完全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重要的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弄清楚对方的意图。因此,需要控制自己非理性的情绪,冷静下来。如果对方的批评属于人身攻击,只有含糊的指责,并没有具体的指向。这时候就要问问题,问得越详细越好。弄清楚对方是在具体哪个地方对自己不满意。
第二,消除敌意。如果对方批评的有理,那就大方的承认并接受批评。即使批评不正确,我们也往往总是能找到其中合理的成分。毕竟通常没有无缘无故的批评。即使批评完全不合理,我们也可以承认、接受对方的情绪。让对方有胜利的感觉,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敌意。
第三,反馈与协商。解释自己的立场与感受,寻求对方的理解。重要的不是证明对方错了,自己对了,而是要澄清双方认知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协商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从对立走向合作。
Where:这个方法在双方有共同的感情基础或者利益基础的时候,是适用的。比如对方是领导、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朋友、同事甚至下属、孩子的老师等。但是在面对一个非理性的陌生人的情绪化批评时,该方法不见得起作用,尤其是在矛盾和立场差异非常巨大的情况下,这时候寻求有调节能力的第三方的介入,甚至是避开不必要的纠缠,会更加明智。有时候义正词严的针锋相对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行为:四个月之前,我经常在下班时间到了之后耽搁一会儿,导致晚回家。老婆很生气,就批评我,说我如果要晚回家就提前告诉她。有时候我告诉她了,但是没有做到,仍然回家晚了。有时候干脆就忘了提前通知。所以老婆又经常批评我。我不免要为自己辩解一下,“晚那么十几分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没有影响什么”,或者说“我本来记性就不好,一开会或者和别人讨论问题,自然就忘了提前告诉你”,“临走前突然有人找我问问题或者讨论问题,我只好又耽搁了一些时间”,“忙起来的时候就忘了看时间,不知不觉的就晚了”。
结果:我所有的解释在对方看来都是在找借口,因此火气更大,导致我也应急性的反击。吵架,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发生。
感受: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也比较沮丧和痛苦。我不想吵架。可是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又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因为总觉得自己陷入到惯性当中。四个月前,我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一方面,我觉的应该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绪。对方的批评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有非常合理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练习了很多习惯养成,我觉得有信心能够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那就是准点下班。后来我就是这样做的,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因为这个事情而争吵过。
反思: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是对待批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我没有做到第二步和第三步,也就是消除敌意、反馈协商。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在下一次面对老婆批评的时候,应用三步法理性应对批评。
行动:1.在面对批评的时候,避免情绪化,努力理解对方批评中的合理的地方,通过问问题弄清楚对方具体对哪些地方不满意。
2.通过承认错误来消除敌意。如果认为自己没有错误,就回到第一步。
3.澄清自己的立场和感受,解释事实,努力使双方对事情有一致的理解。如果必要就协商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