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见识越来越多,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死死地纠缠着不放。可有一个问题就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观察到自己有情绪,並做一些反思。可是当出现类似的事情时,又不知不觉地被情绪偖带着跑。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呢?《永澄说成长》就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想要持续高效能成长,又觉得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总是过于沉迷于现象中,沉迷于具体的事件中,沉迷于一个个的事情中。当现象一来,情绪也跟着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呢?你的认知结构没有改变。换句话,就是遇到不同的或相似的事情时,都是用同一个认知结构去架构和解释,而认知结构又决定你的行为。
也因此,我们在遇到事情时,由于纠结于事情本身,而没有从事情里面跳脱出来,抽离出来,然后观察,记录下来,并把话语解构成一个个词,画成图,画出结构图。进一步通过找到现象背后的原理,来解释某一类的事情,不必再解释一个个的具体事情,高效,快速。
这是改变自己认知结构的一个方法,它是帮助我们产生更好的结果,而不只是在结果上努力。
同理,想要不被情绪带着跑,认知结构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成为自己理解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向高手学习的原因和价值所在,其实就是为把他的解释世界的方式的框架装在我们的脑子里,替换掉我们原有的框架。
综上,想要成长,就需要从抽象中识别问题,而不是从现象中解决问题。
终于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