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53789/0869fd24b66973bd.jpg)
缘起:
昨晚,给儿子听写, 听完检查的时候:儿子很平静很清晰地问我:
“妈妈, 我问两个问题:为什么我就错了两个词,你就说我总是错?还有,你为什么总是相信班上的某某肯定比我好?他听写其实也有出错的时候,你是没有看到。”
儿子是平心静气地说,我的脑子里却是一阵轰鸣:“啥?!我刚才哪有拿你和某某比啊?我都没提他的名字!你错的两个单词,我明明记得一周前我才给你拆解过, 怎么会又错了呢? 何况我没说出口啊, 我不是就是告诉你这个词上周我给你讲过吗?”
当然,以上想法并未说出口。
看着平时动辄跳起来的孩子平静的眼神, 我顿觉羞愧又窃喜,羞愧是这儿子道行比我深,我都能感觉到自己身体内已经波涛汹涌, 压不住了。窃喜的是看来我们的约定起效果了, 开学的时候曾经和孩子约定了日常相处中“敌进我退”的策略和暗号, 一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另一个人需要先冷静再回应。今日无暗号,儿子自己做到了。
结果:
今晨,一起早饭时回应了孩子,大意如下:
妈妈在心底里的确是希望你能像某某一样, 但是其实我也不了解他, 我只是从你们老师发的信息中看到他总是被表扬的那个,我其实最了解的是我自己的孩子。 但是, 如果把你和他交换,让他做我的儿子, 那我可是绝对绝对绝对绝对不干的,没什么理由, 就是因为你是我自己宝贝孩子啊。
肉麻不?可你妈是真心的。
妈妈昨天说你又错了,是因为......., 这不是借口, 是我真实的想法。我并不是觉得你做的不好(咋感觉又是借口) 而是觉得在背单词的时候应该有更好的方法,不至于这样几个单词重复几次还是会出错, 你给妈妈几天的时间来梳理下, 我们一起找出对你更有效的方法(妈呀, 我这是给自己揽了多大一个活啊!)
儿子没出声, 拿着手中正在看的逻辑题给我看, 让我解题, 我当然是一败涂地, 儿子给我解释他是怎么解出来的, 然后就背上书包出门了。 所谓心结宜解不宜结,我知道,我说的这个答复他算是认可了。
复盘:
早晨用文字回顾了整个过程,发现从昨晚安排打算出去打球开始, 心底里对于自己放下两个孩子在家去打球就有着种种的不接受, 也不信任孩子能够在我不在的情况下自律, 以至于打球打到一半就提前回家了, 心底里各种不相信的龌蹉小想法及过程这里就不细表。
最大的问题发觉居然是自己是如此的不认可,不接受,不鼓励自己。 幸运的是,孩子比我领悟的更快, 我和他在生活中有一些约定, 我有时做不到,他一步步真的是身心合一的做到了,并且给到了我反馈。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3789/d3ee6445165e6087.jpg)
反思:
真正做到所谓的接受自己, 是最大的功课。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接受, 实际上是被包裹在接受的语言之下,处在改变语言模式的表象上,不是兴平气和的接受, 而是无可奈何精疲力尽的放弃.语言许是变了 思维没有改变, 处在拧巴纠结的过程中。
而孩子, 却是如此真实的接受他们有一个高要求且脾气急的妈妈,自己很多时候却不自知的不认可自己。 情绪上能够快速的反应和意识到,虽不能说能够百毒不侵, 很多时候已经能够容忍自己做一个失控的妈妈, 然后就自己生气的原因真实的和孩子交流, 让我们都能够接受自己发脾气, 这一点是很大的进步。 发脾气或者失控只是表象,真正需要的是把我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沟通清楚。
很欣慰的是, 于母子之外,和孩子一直保持着哥们和朋友一样的亲密的关系, 从而还有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再次充分沟通,做到不断的修正和修复。 在语言上基本能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够发现孩子很多事情背后的动机和情绪, 同时,口头语言上做到了,身体语言却没有真正完整的做到,感受也没有改变,也正因如此, 在糖衣语言的包裹下,儿子却能敏锐的察觉到背后的那颗苦药。
坦然接受自己就是这样的妈妈:经常不自知的高标准,脾气急,思路又快,且总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完美的借口。 在不完美中修行而不是放弃,这也许是今天我要写给自己的。
感谢我的两个天使,所有你们对我日常的“折磨”,也许就是上天派来度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3789/74e085419a15c6ee.jpg)
网友评论
文章标题:以娃为镜, 可以正自己
文章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067cba4da9d
主要内容:Gigi从责怪儿子的一个小故事说起,分别用缘起-说明事情的经过,结果-事情的发展,复盘-事情的缘由和反思-自己对此事的自我反省四个部分对整个故事进行进行了论述。本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行文流畅,配图精彩,是一篇非常好的写故事的范文,值得学习。
阅读感受:看完这篇文章,猴哥思绪万千。猴哥的儿子,今年八岁半了,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困扰着猴哥的一个大难题。我们一方面想去平等的对待他,另一方面又会在不经意中显露出家长的权威。今早上,儿子早早的起床,说是要煮早餐给我吃。一方面,猴哥对儿子表现出极大的信任与感谢,对儿子说爸爸相信你能够做好。另一方面又忍不住在旁边指指点点,表现极大的不信任和不耐烦。可能这个矛盾对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有一天不得不放手。
把握放手的尺度,如何平等的对待子女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或许无解。我希望我能够给儿子的就是看到不同的可能性,然后帮助他实现各种可能性。
面对现实,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