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创社心创社
如何面对生活里不为人知的心理暗示?

如何面对生活里不为人知的心理暗示?

作者: 心创社 | 来源:发表于2016-07-15 22:32 被阅读276次

    ▲关注一个最会撩人的心理学公众号 

    如何

    面对生活里的心理暗示?

    "个人为了不被种族统治,不得不奋力挣扎"

    "In order not to be ruled by Have tostruggle"

    ▲尼采

    前言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媒体,他们有说不完的观点,他们急于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他们要告诉你,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这个要怎么做,那个要怎么做。整个世界好像都是他们的。

    在这铺天盖地的信息流里,我们要极为小心,虽然我们会明白是非,不听他们胡说八道,但是一不小心还是会沾染上他们说话里的戾气,再难回到心平气和的状态,后来我明白,这是一种他人心理暗示在作祟。

    好比如说,昨天同事就对我做了一个心理暗示,他无意间告诉我“杨幂有脚臭”,我被植入“杨幂有脚臭”这样的心理暗示后,以后每当我在荧幕上再看见杨幂的身影的时候,就能感到一阵扑面而来的气味,在我心里莫名的她就变成了一个有味道的女星。

                                                                      - 01 -

                                                         --------------------

    - Why什么-

    心理暗示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上这么定义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Colvin,, Block & Funder, 1995)。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Searle, 1991)意识是一种清醒的认识,如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学习都体现了意识的特点。潜意识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认识。暗示也是利用潜意识的作用原理,各种各样的暗示,会被潜意识接收。

    心理暗示大部分都是通过潜意识进入你的大脑,心理暗示大多数时候是在无形间发生的,这种暗示往往藏在你的潜意识下面,深不见底,但却是一触即发的。

                                                                        - 02 -

                                                           --------------------

    - Why本能-

    心理暗示其实是本能

    是人,就会心理暗示与被心理暗示。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所有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

    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 03 -

                                                             --------------------

    - 有好有坏-

    心理暗示有好也有坏

    心理暗示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势。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让人发挥出最大潜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会产生不良影响(Colvin,, Block & Funder, 1995)。

    1、积极心理暗示: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是的,当你总是暗示自己长得像吴彦祖,那你每次照镜子都会觉得越来越像,心情也会更加愉悦,那自己也会朝着那个形象发展。

    2、消极心理暗示:则会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别人的否定会转化为自我的否定。用俗话说就是:别人说你傻你就傻,说你笨就笨。

                                                                          - 04 -

                                                             --------------------

    - 案例改变-

    心理暗示可以改变一个人

    心理暗示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在某种情境下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Becker & Gerhart, 1996)。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不相信?看看下面这个实验,就会明白人性中隐藏的可怕的一面是怎样被激发出来的。

    有一部在豆瓣有评分7.2的电影,改编自1973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著名的“监狱模拟实验”。

    他和助手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招募大学生自愿来充当实验者,并且提供一定的报酬。前来报名的大学们自愿通过掷硬币的方式扮演自己的角色,有的充当狱警,有的充当犯人(Shuttleworth, 2008)

    津巴多原本打算用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被测试的这些学生都穿着和现实生活中的狱警和囚

    犯相同的衣服,扮演狱警的学生每人还配发了一支警棍。出乎津巴多预料的是,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扮演狱警的学生逐渐变得性格暴戾,并且想出各种办法羞辱和控制“犯人”,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变得无助,甚至是沉默。

    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一项心理学实验,但角色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被角色所控制,失去了他们原有的面貌。

    最后,津巴多不得不在第六天就结束了实验,并且在此后的数年跟踪辅导这些学生,以消除实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伤害。原本简单的大学生,被实验设定为不同的角色后,无形的环境与他们的个人意识都在不断的给自己做心理暗示。

    有的被设定为犯人,他们变得守规矩,听话,唯命是从。有的被设定为狱警,他们变得暴戾,残忍,为所欲为。那些看不见的心理暗示可能就会藏在这悄然改变的环境中。

                                                                           - 05 -

                                                              --------------------

    - How积极-

    给自己更多的积极心理暗示

    所以,在不论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上,都应该避免给自己过多的消极暗示,而是应该给自己多一点的积极暗示(Luthans, 2002)。

    重复定律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对自己说一些鼓舞的话,调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

    如果你打算早起,6点就要起床。就算你从5点才开始睡觉,只要你睡前订个闹铃并且把手机时间调成下午。并且一睁眼就去拿手机看,保证你感觉就像是睡了一整天。

    “现在我休息”。这句话在心里默默地、慢慢地诉说,一遍又一遍,不断加强这种心理暗示,便会真的感觉自己在休息。

    加班回到家后,可以依然按照平时的习惯,该煮饭就煮饭、该读书就读书、该运动就运动。在习惯的暗示下,你更容易调节自己,心理上的疲劳感会得到缓解。

    X&C团队:最后,希望不论你拥有怎么样的人生,贫穷还是富裕,狗血还是励志。只要在路上,就要不停的给自己更多的心理暗示,前方会更好。这不是鸡汤,也不是哲理,但这是科学。

                                                                            - 06 -

                                                                --------------------

    - End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文献

    Becker, B., & Gerhart, B. (1996). The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Progress andprospect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779-801.

    Colvin, C. R., Block, J., & Funder, D.C. (1995). Overly positive self-evaluations and personality: negative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68(6), 1152.

    Luthans, F. (2002). Positive organizationalbehavior: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psychological strengths. TheAcademyofManagement Executive,16(1), 57-72.

    Searle, J. R. (1991). Consciousness,un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Philosophical Issues, 1, 45-66.

    Shuttleworth, M. (2008). Stanford PrisonExperiment. Experiment-Resources. com.

                                                             今日作者

                                                              X&C团队

                                                          一个很酷的团队

                                                  编辑丨桦璃、红猫、会赢君

                                                       插画丨Mlz资料丨LLL

                                                本文由互撩原创出品转载请授权

                                                   ━━━━━━━━━━━━

                                                        新浪微博:心创文化

                                           商务合作微信:xiaoquxinli (请注明来意)

                                                 投稿: info@xinchuang.me


                                                   微信号:aihuliao    @关注互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面对生活里不为人知的心理暗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gy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