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在小孩子的时候,小伙伴们凑一起喜欢玩的游戏是好人抓坏蛋,那个时候没有人愿意当坏蛋。当坏蛋的通常是那些个子瘦小的,那个时候只是觉得好玩,等大一点了,才发现,那些大个子总是会喜欢捉弄一些弱小,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捉弄的对象。
一些弱小的孩子,如果不是依仗着家里有个大块头的哥哥,就是有个凶爸爸,往往会成为欺负的对象。人好像骨子里天然都有欺弱怕硬的基因,对待弱小与强者的态度常常是截然相反的,见惯了这种情景的人们,更容易会在心中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强者,相信只有成为强大的人,才会受到尊重。
小时候的坏人总是会躲藏起来,长大之后才发现,一些坏人并不是这样,他们喜欢聚在一起欺负一些善良的人。反过来看,一些善良的人在遇到冲突和矛盾之后,怕麻烦,更愿意选择息事宁人。殊不知,这样一来,往往会更助长那些恶人的气焰。
不知什么时候,好人这个词竟然有了讥讽的意思,更多的人把“好人”当成了懦弱的代名词,把那些会来事的人视为榜样。不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莫大的讽刺。我想答案应该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某些方面来看,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善与恶的较量也不例外。当善与恶不再以黑和白区分的时候,对于什么是善的理解,与什么是恶的理解,将决定了一个的行为更倾向于何处。
刚刚热播的影视作品《扫黑除恶》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定义。那些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择手段的行为,往往是恶的代表,那些以司法公正为代表的一方,往往代表了善。
当善与恶被清晰的定义之后,我们会发现善与恶的较量,其实是面对良知的两种反馈,一种是保持对良知的敬畏,另一种则是对良知的背叛。那些对良知始终保持敬畏的人,是不会做那些被良知遣责的事情,敢于背叛良知的人,就敢于做出那些违背良知的事情出来。
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纳粹德国的军官,上一秒还是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下一秒就成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和关心妻子的丈夫。面对这样的恶与善又如何清晰的定义呢?在普通人眼中可能根本无法理解那些沾满犹太人鲜血的纳粹,可是,在一些富有哲学思辨能力人的眼中,却能够以清晰的逻辑阐释那些善与恶的区别。
相信在很多时候的某一刻,都会有人坐在书桌旁为看过的某一部惊悚片而思潮起伏。惊悚片你懂的,看的可以让人恐惧的头皮发麻的那一种影片。虽然说明明知道那些情节是虚构的,但是那反转的情节,还是可以抓住观众的心弦,乃至于,在很长时间脑中还不时的会闪现出来一些惊悚镜头。
其实这些闪现出来的镜头,是一种自我阐述的方式,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对内心的剖析。很多时候的共鸣都是如此,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都是被教育出来的产物,最终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由具体的行为决定,决定具体行为的则是我们的思想。
综合一下来看,善与恶的较量无处不在,人的自我约束力与对良知的忠诚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那些自我约束力强的人,对良知的忠诚度就会更高,这样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边界,反之亦然,那些自我约束力弱的人,对良知的忠诚度会偏低,这样的人做事情的时候边界就比较模糊。
两种性格的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前者抵御诱惑的能力会更强,后者则会相对的较弱。可以想象一下,善与恶的较量在天平发生倾斜的时候,有多少人能急时的踩住刹车?又有多少人滑向了恶的深渊?
写到这里我就在想,那些能够悬崖勒马的人是幸运的,滑到深渊的人是可悲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会从那些可悲的人汲取教训,有几个人在失去理性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善的行为。
善与恶的较量常常会在一念之间就让一个人从天堂跌入地狱,如果说一切都是积累,善与恶的较量亦是在无数次的积累中,产生出来对人性良知的拷问。归根结底,这个世界上相信善良可以有好报的人还是多,即便是那些恶人,在做了坏事以后,也会烧香拜佛以求普萨的保佑。
由此可以看到,在善与恶的较量中,善总是会处于胜利的一方,即使再强大的恶,也不可能撼动善的根基。善的自信来自于普罗大众的心中,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公道自在人心,那些恶自然的会成为人人唾液的对象,善的种子会在人们心中一代代的传承永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