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病,闻讯而来的记者,略显夸张的报道,今天我意外地“火”了。
信息太多,在此感谢并说明。
感谢机遇。我的确只是做一个老师该做的事,却赶上了这个好时代里便捷的传媒。感谢星沙时报记者李杰,把我写美了,最关键的是把本不好看的我拍美了。正儿八经地说,辛苦他半天的采访与剩下大半天精心的撰稿。
感谢亲人。老公果断带往医院,婆婆细声关切,妈妈看到报道后的那一句“你一定要好好的,上有老下有小,未来有很长的路,千万不能有事,平时注意身体,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我能体会到他们的担忧。
感谢同事。校长陈炬的关怀与推荐,同事缪云、徐颖克服困难在考前带我打点滴、帮我代管班级,中心校领导的慰问,同事龙胜、陈俊、周辉等在考点接送打针、管理班级。还有那封写给孩子们的信,也是同事缪云、缪旭峰在学生考完返校之前紧急帮我印制出来的……
感谢我们班的孩子和家长。孩子们的努力、细心,家长们的支持,是我的动力。因为是他们,所以我才必须要坚持。
感谢自己。因为一个足够强大的身体,因为一个小小的决定,让我之前的工作受到更多的肯定。
还要感谢那么多认识我或者不认识我的点赞者、转发者。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正能量,毕竟我也曾经暗暗觉得那些要工作不要命的英雄人物有种“傻”劲。也不知道能不能扭转一下外界部分人对教育者的误解,但我会一直坚持做我认为该做的事情。
教育是以心换心的工作,我更希望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本职工作时是平安健康的,是幸福快乐的。祝愿所有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获得幸福感。
这一切终会归于平淡,我还会是那个站在讲台上继续摸索、继续努力的教书匠。
(最后再推广一下“简书”,虽然它也没有给我广告费。它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写作软件,我本身是想着跟记者探讨这个软件的好处,谁知他写到了报道里,也算是给简书做了推广吧。也许有人会下载呢,也许有人会跟我一样用它记录生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