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 | 麦积山石窟

作者: Athena14333 | 来源:发表于2024-12-28 08:22 被阅读0次

来到了天水,自然是奔着麦积山石窟而去。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

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说到这个,中国有四大石窟,甘肃就有两个,它们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这就直接说明甘肃境内的自然环境,均很适用于文物的保护。

中国有四大石窟,Athena都亲临现场学习过。但就修复和完整程度而言,目前敦煌莫高窟的多方保护和宣传是做的最好的,飞天文化及形象也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

005窟

005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始凿,初唐完成。俗称“牛儿堂”,三间四柱式崖阁。

现存泥塑造像15身,中间龛内的隋代造像清俊慈祥,左右龛内的初唐造像丰润俊美。龛外的踏牛天王,孔武雄健,气势不凡。壁画约70平方米。左龛外正壁右上方的《西方净土变》及前廊顶部平棋内的《夜半逾城》构图严谨,施色艳丽,为唐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013窟

013窟

隋代 (公元581~618年),宋代重修。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主佛身高15.70米,倚坐式,面如满月,法相庄严,是麦积山最大的造像。两旁的菩萨侧身侍立,和蔼可亲。1982年修复中,从主佛右侧脸颊内出土手抄本《金光明经》一卷,又从白毫相中出土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墨书题记白瓷碗一件,均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

亲临此地,它们就这样清晰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一层一层的认真欣赏。

麦积山石窟最大的亮点就是013窟,是三座从山脚便可看到大型的浮雕。

始建于隋朝,名为华严三圣。

003窟被人们称之为“千佛廊”,存在于山体崖阁,就这样风吹日晒,依然保存至今,直接说明了甘肃的天然环境就很适合文物的保存。

005窟从外观上来看非常精致,融入了许多唐朝的文化元素。

009窟现存19尊佛像,面目慈善,别致生动。

003窟

003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宋、明重修。又称千佛廊,人字披顶长廊式崖阁,全长36.50米,是早期木石混合结构建筑形式的反映。

现存千佛297身,分上下6排,结跏趺坐,高约0.9米,均为石胎泥塑。造型敦厚,排列规整,场面壮观。上两排佛像虽经宋、明重妆,但仍不失原作风貌。

与敦煌莫高窟不同,麦积山石窟的土质更适合雕塑的成型,虽其壁画面积不过是莫高窟的零星一角,但石窟留存塑像是莫高窟的4倍之多。

009窟

009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宋、明、清重修。大型崖阁式建筑,前有栈阁,后壁并列开七个龛,龛内分别塑一佛二弟子或二菩萨。现存造像19身,经历宋、明、清重修或重塑。壁画约60平方米,为明、清重绘。第四龛顶部绘共命鸟,为人头鸟身的双头童子形象,造型生动别致。

麦积山石窟保存的造像以泥塑为主,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对于从事文化的事业并热爱人文历史的我来说。学习起来,必须带着谦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甘肃•天水 | 麦积山石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kg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