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地的同里、周庄和越地的西塘、乌镇早就浓妆迎客、享誉国内外,她依然素颜朝天,保留着原始的水乡市镇风貌,以独有的沉静在物欲横流中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雅。
黎里古镇,苏州城外一处地处吴头越尾的水乡小镇,虽然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更有“芙蓉向脸两边开”水中女儿清隽姿容,恰似被梨花碧叶掩护住了无双倩影,静卧在大运河边,以朴实而低调的姿态隐匿着。
唐代前,因着小村四面梨花开,得名梨花里。后因黎姓官员整修河道造福于民,水镇众人感恩其德,更村名为黎里。“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几百年前,袁枚的吟唱,为黎里这座小镇,蒙上了桃源般的神秘色彩。
走进黎里,一条三里多长的清澈小河将街道分成南北两岸,河水静静流淌,沿着河的廊棚渐次展开。从西到东,伏卧着十几座型式多样的桥,把南北两岸紧紧地连成一体,勾画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黎里穿镇而过的河水,邑人叫市河,官方名字是黎川。早年先民依水而居、亲水理水,后又因居成市,市是做交易的集市,早在南宋时期黎里就是江南大镇了。明初的黎里成了粮食镇,不过也有丝绸、棉花的营销,江南三大主要经营产品,黎里均涉。商街此刻应运而生,财富急速积累,黎里水镇俨然成为粮食交易的龙头老大。做了老大财运滚滚,乡绅们出资建桥或修复桥,最多时有各种样貌的石桥三十余座。
水色,是绿的,沉沉的绿色,不动声色,只是偶尔,在一阵秋风里,泛起淡淡的涟漪,不似少女浅浅的微笑,好像青衣书生轻声的喟叹。水里,有一两只舟子,木头的,都系在水岸边,静默着。
河廊相临,水中小舟,廊下行人,河埠洗刷,阳光下勤快妇人洗涤衣被、洗刷家什、洗净菜蔬,品茗的老者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摇着蒲扇,轻声细语的,叙着话。
走在廊下互看对岸,一幢幢高低间错的房屋倒映如镜水中,一簇簇翘起的马头墙随波摇曳,一团团绿叶树冠晕染水色成碧,一盏盏红灯笼涂了黑白旧屋胭脂色,一阶阶麻石河埠与水相接成几何三角状。
黎里人驳岸河埠十分的讲究,他们在水下打上排排密密木桩,码上麻石,这样的驳岸河埠造价、用工要高出许多倍,也要坚实耐用好多。河埠间隔一二十步的密集,又花样繁多。
商家离不开河埠头,商货出入皆是河埠头肩上承担,人家离不开河埠头,买汰烧居家过日子要在河埠头身上操作。只有常年生活在水乡小镇的人才会有对河埠头如此的了解跟感慨。
河水春丰秋瘦,河埠头知晓,依依知心的还有黎里的缆船石。若说黎里廊棚为水乡最丰富、最齐全的所在,那黎里的缆船石就是水乡最唯美、最独孤求败的一位了。
因为有了河,桥也就应运而生。桥作为古老的建筑,它承载着历代黎里人来来往往无数的足迹,黎里的桥横跨在黎川河两岸,也跨越了沧桑的历史。如今尚有十二座形态各异的古桥,大多是保持原样。道南桥,古镇美貌担当,她跟左右两边的廊棚成了精华中的精华绝美处。
大多数的江南小镇是适合坐船游玩的,船行在纵横的河流中,穿过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欣赏傍河而筑的两岸民居,你仿佛就看到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江南画卷。
我认为黎里是适合行走的。那或宽或窄长长短短的几十条弄堂,实在很适合慢慢的游逛,走在弄堂大小不等的青石板路上,会觉得自己融入了那幅江南画卷中,仿佛时空穿越,回到了那个车马时光都很慢的年代。
我放慢了脚步,也放轻了脚步。两排长廊之间,河水缓缓的淌着,栽着浮萍,也载着时光。走在古镇上,平日里的工作烦嚣、生活喧嚷、车流嘈杂立时净化,能听见自己的鞋踏在青色街石上的清空声,能听到屋檐黛瓦下鸟儿的清鸣声,能听到窄窄弄堂里木门开启的吱溜声。
遇见的游人,大多形单影只,也是慢慢的、轻轻的,很随意的走着,仿佛不是在游玩,而是在家门口散步,不拘谨,不着急。迎面遇见一个年轻女孩子,正独自品味着和我一样的独处和快乐,我懂她的世界,她亦能看穿我的心思。都是同路人,气息相通。就这样看着,想着,听着,走着。
成为巨镇的黎里,因着集市的深沉影响力,黎川成了人们口中的市河,集市之河。随着子孙繁衍一进又一进的房子向着弄堂里面延伸着,房屋越造越多,弄堂越来越深了。
“小桥流水旁,深巷幽弄中”,这句诗,属于黎里。黎里的弄堂名称极富色彩,分为明暗两种,明弄,是不同人家的分界线;暗弄,也叫陪弄,一般说是一家一户所用。暗弄堂最富特色,有双弄,两条暗弄相连的双弄,也有明暗并排的双弄。有趣的是最狭窄的恒丰泰弄和范家弄只有不到一米,大约旧时的人都很清瘦?
我见着一个老人,徐徐的,独行在古旧的长廊里,他驼着背,弯着腰,拄着一根拐杖,在晨光里,他的影子很长,他走完一条长廊,拐进了一条胡同。我从窄窄的巷子进去,里面有很多家住户,还保持着百年前的建筑特色,扉页的门,木板的门窗。走在黎里的弄堂里,其地势总是“步步高”。第一进的陪弄最低,第二进稍高,以后次第升高。这是实用的需要,也是一种口彩。
弄堂的名字,有的以八大家的姓氏为名周家弄、陈家弄;有的以店铺名命名,花车大兴弄、染坊弄。弄堂里石板铺路,石板下是排水畅快的阴沟,江南烟雨氤氲着深巷,那墙面路面生长着青青苔藓,让阴着脸的老巷有了活跃的味道。
镇里有国保级的文物宅院柳亚子故居,府宅本名是清代一品大员周元理的“赐福堂”。此屋朝南临河,气宇轩昂的厅堂楼室,结构完整的庭院备弄,雕绘龙凤的长窗画梁,在一排排普通民宅中间格外显目。
古镇只是古镇人的生息家园,这里没有喧嚣的叫卖声和川流不息的游客,也没有那些招揽游客的广告牌,有的只是静静的长廊,古朴的拱桥,幽深的弄堂。水边茶室美人靠上,随你看一本书,观一片景色,发一阵呆,送水者轻手轻脚深怕打扰旅人。
熟识一个地方和结识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很相似。有的人第一次见面便会被深深吸引,而有的人初识时可能印象不深,慢慢的自然会有一种魅力散发开来,令你欲罢不能……一些地方也如此,黎里古镇,也许就属第二种情况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