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吴军的谷歌方法论
吴军的谷歌方法论 | 012 幸福、旅行、歌剧

吴军的谷歌方法论 | 012 幸福、旅行、歌剧

作者: Beurself_ | 来源:发表于2018-02-19 09:25 被阅读43次

    上周的内容主要围绕通识教育,本周是春节聊聊轻松的话题。

    幸福的含义

    今天要谈的这本书叫做《幸福的蓝色地带》(Blue Zone of Happiness),作者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记者和制片人丹·巴特纳(Dan Buettner)。“蓝色地带”是一个人类学名词,意思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那些地区。《幸福的蓝色地带》这个书名的含义其实很明确,如何获得幸福的最高境界。作者为了写这本书(事实上一共四本书),花了15年时间在世界各国做调研,研究幸福的本源。

    在这本书中,巴特纳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幸福人生,它们是 以哥斯达黎加人为代表的“愉快式”的幸福,以丹麦人为代表的“目的式”幸福,和以新加坡人为代表的“自豪式”的幸福。为什么用这三个小国家做代表呢?因此它们分别是美洲、欧洲和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先说说哥斯达黎加人“愉快式”的幸福。这从名字上就能理解了,大家过得愉快。至于怎么个愉快法,为什么当地人能做到这些,巴特纳是这样解读的。

    首先,哥斯达黎加由于地理的原因,到处都是小农庄,,在历史上没有大地主或者种植主,因此 那里的财富分配天然地比较平均。那里实行民主制度,但是政治并不由职业政客们把持,政府的官员可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权力,因此相对清廉。

    其次,哥斯达黎加的社会保障不错,比如公费医疗、退休社保、免费教育。事实上哥斯达黎加从1869年就开始施行义务教育,到了1930年就成为了拉美国家中识字率最高的国家。它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几乎和美国一样长,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有了。哥斯达黎加的医疗水平并不低,那里男性的心脏病发病率只有美国的1/3。

    最后,在哥斯达黎加,人们并不需要很多的财富就能获得幸福感,因为他们一周工作不到40小时,每天可以花6个小时一起玩,每天能睡7-8小时的觉,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踢足球。因此,他们的幸福来自于生活的愉快。

    再说说丹麦人幸福的原因。简单地讲,那就是实现了生活的意义,这符合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观点,即真正的幸福来自于生活的意义。那么为什么丹麦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巴特纳是这样解读的:

    首先,丹麦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它的税率是从41%到56%,但是 福利很好。每周只工作40小时,每年有四周以上的假期。产假长达一年,即使同性恋的人收养了婴儿,也有这么长的产假。当然,小孩在丹麦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看护的。

    其次,丹麦有很多半共产主义的社区。在社区里大家要一起做事情,既服务于大众,也享受别人给予的服务。比如每个月某一家会为大家做两顿饭,然后其他事件就去吃别人做的饭。社区中各种集体的娱乐非常多。

    最后,在有前面这些条件的保障下,大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当然,丹麦政府政治清廉,大家对此没有抱怨。

    接下来再说说和我们比较相似的新加坡。它幸福的来源有点像我们中国人说的出人头地,作者用了Pride一词。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首先,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并不高,也就是说多挣多得。更重要的是,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获得高收入。

    其次,新加坡是一个规矩特别多的国家,当然,另一方面如何获得成功,道路也被定义得很死,想成功的人只要按照定义好的道路走即可,非常省心。具体讲,就是从小要当好学生,然后上好学校,将来努力工作,赢得他人尊敬。也正是因为规矩多,大家不能乱来,因此彼此之间都非常信任,安全感很高。

    最后,在新加坡大家强调和平相处(和谐),努力工作,相互尊重。在此基础上,大家会往五个C去努力,即房子(Condominium)、车子(Car)、现金(Cash)、信用卡(Credit Card)和俱乐部会员(Club Membership)。这里说一句,一些信用卡,比如白金卡和黑卡,是身份的象征。

    从新加坡人的幸福观,你是否发现和中国人多少有点相似呢?

    书中给出了很多统计数字,但是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觉,作者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

    比如在哥斯达黎加,一个典型的幸福的人是一个水果店的雇员,他具备前面讲的当地人的各种特征。不过所不同的是,他买彩票中了一次大奖,奖金有多少呢?其实只有两万美元。但是在当地人看来这是了不起的事情,还上了当地的媒体。很多朋友都觉得他得了这么一大笔钱会不再上班了,但是几天后他又来上班了,因为干一份这样不辛苦的差事挺好。这位雇员没有什么奢侈品,但是在当地并不需要奢侈品,因为没有人看重那些东西。

    在丹麦,作者举的例子是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工作的母亲,她和丈夫,以及三个孩子,五个人住的是一个很小的独栋房,但是这种独栋房之间有很大的公共花园,生活环境很好。这位妈妈讲,政府提供了大家生活 所必需的大部分东西,因此大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

    在新加坡,作者举的例子是新加坡最大的寿司店的老板,他一周工作60多个小时,开着75万新元的宝马车(在新加坡买车,各种税很贵),住着1000万新元的豪宅。虽然工作忙,但是他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上述三个国家看似差别很大,而且里面具有典型幸福的人的生活方式、人生追求也都不相同。那些幸福有没有公共之处呢?有的,这也是巴特纳做调查、写书的目的。我把书中讲到的幸福的特点总结为下面四条:

    1. 人要和当地的价值观相匹配。巴特纳举的三个有代表性的幸福的人,他们的人生态度、生活轨迹,都和所在国家的价值观一致。如果把新加坡的寿司店老板放到哥斯达黎加或者丹麦去,他一定不幸福,甚至难以成功。反之亦然。

    我经常讲,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在中国,一些价值观未必正确,但它们是很多人的共识,如果一个非常超脱的人脱离了这种价值观,反而未必幸福。在一个单位里,有它自己的做事风格和企业文化,一个难以认同这种文化,风格和众人迥异的人,未必会幸福。我在前面第019封来信中讲到,一个人是否可以移民国外,就看他是否能享受西餐和英文的诗歌,也是类似的道理。

    2. 上述三个国家对每个人都有基本保障。哥斯达黎加和丹麦比较社会主义,甚至有点共产主义的意味,那里的人做事情没有后顾之忧。新加坡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强调个人奋斗。但是,即便是在新加坡,社会保障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只要按照它的规矩来,并且自己努力,国家就能保障个人的成功,这点很重要。在Google内,公司替员工把很多小事考虑好,这样虽然大家工作忙,但并不缺乏幸福感。

    中国和上述寡民小国相比是一个超级大国,今天不可能像它们那样有非常好的社会保障,事实上任何大国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自己可以给自己提供保障当很多人把月光族当成新人类的代表时,你是否能更有远见地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些保障呢?没有保障,有时钱再多,心里也不踏实。我认识一些二线的演员和主持人,收入多的时候确实很多,但是不稳定,而他们通常没有好的理财习惯,因此手上除了一两套房子,没有什么结余,因此幸福感普遍不强。

    3. 上述三个国家的国民生活很省心,而省心的原因除了有保障,更重要的是彼此能相互信任。在新加坡,这种信任由法律维系,在哥斯达黎加,则来自于大家的默契。但不管怎样,彼此的信任是幸福的来源。在一个单位里,如果大家总是勾心斗角,这种日子肯定好不了。如果能够彼此信任,相互帮助,那幸福感就强了,即使少挣20%的钱,大家也愿意留在那里。

    4. 丰富的社会生活很重要。在哥斯达黎加,每个人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和大家一起玩,在丹麦大家要一起为社区做事情。在新加坡,为国民提供的不同层次的社交和公共娱乐设施非常多。在这些国家中,没有什么人是天天宅在家里的。

    一个人在单位里也一样,要想混得好,就要多和人交往。

    此外,书中还谈到了社会学家对幸福来源的共识,可以总结为下面六条:

    经济增长(个人财富增长);

    1. 健康长寿;
    2. 良好的社会关系;
    3. 慷慨大方,馈赠和给予,
    4. 信任;
    5. 有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自由。

    最后,书中再次强调了三种幸福,用三个字概括:愉悦(Pleasure)、目的(Purpose)、自豪感(Pride),每个词都是以字母P开头的,很容易记忆。


    休假旅游的意义

    今天谈谈我对旅行休假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为什么需要旅行,需要休假,休假后我们除了带回照片和土特产,还能带回什么?

    我是选择在2017年底圣诞节和新年前后休假的。在美国,新年就相当于中国的新年,这个节日在全世界可能都差不多。圣诞节相当于是春节,是更重要的节日。由于两个节日挨的很近,大家通常是从平安夜过到新年。当然,很多人还会休自己的年假,前后休息两周左右。我从工作开始,每年这两周都是在旅行中度过的。

    前一阵有读者在军机处问我是否有时间休长假,言下之意是现在太忙,没时间休假。其实没有人重要到什么事情缺了他就不可以运转了,自己每日看似必须做的那些事情,其实很多都是可有可无的,想清楚这一点,就可以没有负担地去休假了。

    觉得自己忙得没有时间的人, 在思维上还有第二个误区,那就是没用的事情做得太多了,以至于该做的事情没有在更少的时间里做完。现在是年初,大家不妨总结一下去年是否有一些事情其实没必要做,或者做了没有产生正面效果。今天大家也不妨思考一下每天自己断断续续看手机的时间是否超过了两个小时。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恭喜你,挖潜的可能性很大。我讲这些无非是希望大家尽可能给自己安排一些旅游。

    那么,为什么要旅游,或者更广义地讲,为什么要旅行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最多的,也是看似最正确的看法是“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这种说法强调旅行的意义,本身没有错,但是有点夸大其词。平心而论,读完万卷书,可能真比行万里路收获要大。我在2017年飞行超过了10万英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4圈,早不止行了万里路,收获虽然有一些,但肯定没有读万卷书大。但是,行万里路的收获并非读了书就能替代的,因此我常常认为这两件事情是互补的。

    在认知学上,可以把知识的获取归纳为三种:亲身感知、他人告知和逻辑推知。

    逻辑推知是人类新知的来源,遗憾的是每一个人一辈子能通过这种形式得到的新知其实很少,因此前两种形式就特别重要。读书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第二种形式,而旅行属于第一种。

    从获取知识来讲,二者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是并不能100%地替代。今天虽然他人告知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时候没有亲身感知,是无法领悟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99%的人来讲,不在股市上输点钱,那么无论看多少书,了解多少历史,都难以认清股市的凶险。

    在我看来,旅行的第一个意义是增长见识,对于他人告知的事情,亲身验证一下,才能记住变成自己身体中的一部分。对于他人没有告知的经验,自己通过旅行了解到了,再告诉他人也是一个好事情。

    比如说罗老师在跨年演讲中说中国人很焦虑,这是事实,但是我从来没有焦虑过,也不认为生活在国内的人需要焦虑,我的信心来自于看遍了世界,很清楚中国目前的状况,于是有了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看法,如果没有旅行,我是不敢下这个结论的。至于我对中国乐观的根据,在《硅谷来信》地237封信中有详细介绍,其他文章中也提过这个看法。

    当然,我一个人通过旅行得到与众不同的想法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个更有普遍意义的例子。美国在19世纪末,大家深受垄断之害,因此对资本主义、对资本家比较痛恨,一度出现过社会主义的思潮。20世纪初的年轻人都是“愤青”,谈起美国总是负面看法多,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二战之后。

    但有意思的是,接下来婴儿潮(1946~1964年出生的美国人)的那一代都比较“爱国”,认为美国制度好。这里的原因很有意思,主要是因为他们出国的机会比父辈多,大家到世界各地转了一圈后,还是觉得美国好,这种认知读多少本书都体会不出来。又过了几十年,到了冷战后出生的一代,他们又成了“愤青”,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了婴儿潮的父辈或者祖辈走到世界上受尊敬的感觉了。

    类似地,在中国经历了文革的一代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都比较负面,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一代在同样的事情上的看法都比较正面,这是人的经历使然。很多人担心中国陷入这种危机,那种危机,其实到世界上走一走,就释然了。不走一走,这一派学者说好,那一派学者说不好,都说得头头是道,你真无法判断该听谁的。巴菲特讲,要了解经济情况,不要听经济学家怎么讲,华尔街怎么讲,《纽约时报》怎么讲,去周围百货店看看就可以了,这都是同样的道理。

    旅行的第二个好处是帮我们走出自己平时生活和工作的圈子。无论是在热力学中,还是在信息论中,一个封闭系统都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变得越来越无序。而破局的关键就是打破封闭系统,引入负熵,这个负熵在热力学中你可以将它理解为能量,在信息论中理解为信息。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走出封闭的圈子。

    我在《硅谷之谜》一书中讲了机器学习中的一种困境,就是达到了一个局部最高点,然后往四周看,觉得哪里都没有自己的位置高,但其实远处明明有更高的山。一个组织机构发展到这个地步,就停滞不前了。而破局的方法就是强制自己走出去,别无他法。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对之前工作的看法就变了。通过旅行,换一个环境,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走出困境。在历史上,很多大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换一个环境,见到自己从前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高更(Paul Gauguin)在大溪地的经历让他创作出不朽的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方去》。

    促成中国走现代化道路,并开始改革开放的有两位领导人,第一位是周恩来,第二位是邓小平。周恩来的经历来自于尼克松访华,当时根据中美事先达成的协议,美国的电视媒体要做全程直播,中国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做直播,就答应了。在尼克松的专机到达之前,运输设备的飞机先到了,美方工作人员在机场马上就把卫星天线和全套转播设备搭了起来,等尼克松一到,马上就开始转播了。这让周恩来当时看呆了,这才体会到中国必须开始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的经历来自于1978年对日本的访问,当他乘坐新干线看到两边漂亮的农舍后,决心排除一切阻力进行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这其实就是通过旅行帮助我们从僵化的思维走出来。

    我自从听了世界上近乎所有音乐大师的表演,才知道音乐的圣堂有多高。我看了全世界400-500幅最著名绘画中大约80%的真迹,才知道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每一位名家成为名家的原因。

    类似地,只有当我到了苦寒之地,世界上极为贫困匮乏的地区,才知道有多少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对世界,对好的政府需要多么心怀感激。从此,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跳出固有的思维。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含义也差不多。

    旅行的第三个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己。世界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看清自己。当然,大的世界比小的世界更能让我们全面地了解自己,不仅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想法,也能了解我们的能力。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哪怕是采取最偷懒的旅行方式——坐邮轮,出门在外也是事事艰难,这时不仅能考验人的生活能力。比如说如果大家一同出游,杂事特别多,需要很多人参与组织和协调工作,这其实是年轻人锻炼能力和显示才能的机会。我在大学里协助老师安排了全班的实习,才发现自己很有组织一些大型活动的能力,也借那次机会让老师和同学看到了我这方面的能力。

    当然,旅行的一个不能被忽视掉的目的就是休息和享受生活,这一点就不多讲了。我再顺着昨天巴特纳书中的内容强调一点,Social,也就是和别人交往时幸福重要的来源,人除了宅在家里,或者在单位上班,花一些时间在外面,可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怎样旅行才能收获比较大呢?简单地讲就是要记录,当然我说的记录不仅是拿着自拍杆到处拍照,表示自己到此一游,而是要记录自己的想法。任何人出门旅行,一定会有想法的,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成为了人生的阅历。每年花个一两周时间,获得旅行的享受和收获,还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冬日冰岛之旅

    今天和你介绍一下我去年年底的冰岛游。

    很多年前赵朴初先生给绍兴的咸亨酒店写了一副对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讲得非常准确。把赵老的这句话改一下,也可以用于冰岛这个国家——小国名气大,美景悦人多。

    冰岛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在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当然,近十年来,它的名气从某种程度上也来自于一件坏事情,它作为一个国家差点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破产,以至于“欧猪五国”(PIIGS)里面的一个i就指的是它。PIIGS是葡萄牙、冰岛、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五国首字母的缩写。不过到了冰岛看不见衰退的景象。

    冰岛是全世界平均纬度最高的国家,地理位置特别,因此景色也很特别。 由于地域靠北,接近北极圈,因此到了冬天自然到处是冰。但是冰岛本身又是一个火山岛,并且有活火山活动,因此有点像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描写的冰火岛,冰岛又到处有“火”——有各种地热喷泉。在这样冰火二重天的地方,景色之独特是不难想象的。

    此外,由于离北极较近,那里的太阳永远是贴着地平线,而且几乎是半年白夜、半年黑昼。这些特殊的景色,居然让小小的冰岛成为一个旅游大国,全国1/10的GDP来自旅游业,人口只有30多万的冰岛每年要接待200多万旅游者。这也直接帮助它在2010年走出了金融危机,并且随后一直发展平稳。今天冰岛的人均GDP高达59000美元,不仅高于欧洲的经济楷模瑞典、丹麦和荷兰,而且也高于世界两大经济强国美国和德国。

    大部分人去冰岛是在夏天,因为气候相对暖和,而且日照时间比较长。但是我却挑选了冬天去那里,因为我想问题、做事情常常喜欢逆向思维。冬天去冰岛有诸多常人想不到的好处,最主要的三点如下:

    首先是人少。 冰岛在夏天可以讲人满为患,如果你喜欢夏天白天长,天气好,通常别人也喜欢,那么一定会拥挤。夏天去冰岛,不仅很难订到酒店,更不用说价格奇贵了,而且在景点看到的全是人头。在冬天虽然那里的酒店相比北京依然比较贵,但是至少有较多的选择,而且能订到令人比较满意的酒店。在景点,由于人少,不仅可以舒舒服服地看风景,而且拍照很方便。

    其次,可能是更重要的,冰岛冬天的景色其实比夏天更好看。

    在冰岛有五大看点,其中前四个只有在冬天才能看到。

    第一是极光, 这就不用讲了,夏天是白夜,肯定看不到极光。极光虽然在照片里看上去很亮,但那都是长时间曝光的结果,其实它们的光线肉眼看起来非常弱,要在极黑的地方才能看到。关于看极光和极光摄影,我在《硅谷来信》中有专门的介绍(第066封信至第068封信)。

    第二是冰川溶洞, 也被称为蓝冰洞,它是冰川融水从冰川底部流淌冲刷出来的冰川洞穴。冰岛是地球上唯一能看到这样奇观的地方。蓝冰洞只能在冬天看到,夏天就会融化坍塌。

    第三是冰雪和地热形成的独特景观。

    第四是冰原雪景。

    第五是极地特殊的日出日落景观, 这个虽然在夏天也能看到,但是冬天更方便。

    极光 间歇泉 瀑布 冬天的日落

    由于时间的原因,蓝冰洞我没有去,将来有机会我还是会补上的。

    冬天去冰岛的第三个原因是便于看日出和日落。 冰岛在冬至时,上午十一点半天才亮,下午三点天就黑了。想看日出和日落再容易不过了,即使你是一个赖床的人,让你11点出门也不过分吧,而且在外面活动几个小时后就可以看日落了,多么惬意。要是在夏天,夜里11点多太阳才落山,凌晨两点太阳又升起来了,看日出日落就没那么舒服了。

    当然你可能会担心冬天的冰岛是否很冷,这要感谢火山和地热,那里冬天的温度也就是在零摄氏度左右,而且昼夜几乎没有温差,相比之下,北京要更冷一些,更不要说东北了。

    做好了这些功课,我们全家就决定冬天到冰岛度假旅行。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和想的一样达到预期呢?事实上是远远超出预期。

    我们在圣诞节前夜从纽约出发,飞往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整个飞行一共只有五个多小时,大约相当于横跨北美大陆的时间。到了冰岛,虽然是早上八点多钟(有五个小时的时差),但天完全是黑漆漆的。令我们兴奋的是,机场的商店依然开门,至少买一杯咖啡是办得到的。

    我过去不止一次在圣诞节或者平安夜到达目的地,很多时候那里的机场都处于半关闭状态,无论是平时热闹的意大利、法国,还是不太发达的墨西哥或者巴哈马。到了租车公司的办公室,仅有的一名工作人员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了。据他讲我是早上第四个,也是早上最后一个提车的人,这一天一共只有6个客人订了车,但是他们依然开门接待。到了酒店,前台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办完入住手续后,服务员还把我们带到客房,告诉我们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从一下飞机开始,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国度在待客上还是做得很周到的。此外,那天虽然是圣诞节,依然有食品店开门,一些饭馆虽然没有预约,但也还能临时订位,这让我们感觉非常方便。

    冰岛最著名的景区在雷克雅未克东南的黄金圈,周长大约300公里,开车转一圈大约四个小时,当然如果要沿途拍照,时间大约要加倍。 黄金圈周边最著名的景点有三个,分别是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间歇泉和冰瀑布, 此外克里德火山口( Kerid) 和日出也值得一看。我们没有打算把行程排得太满,因此刚到的第一天我只开了一半路程,下午到达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

    当时是下午一点多钟,太阳虽然在正南方,但是基本上也就是贴着地平线,配上冰原的景致,非常独特,又过了大约半小时,太阳就要落山了,晚霞把冰原映成红色,茫茫大地,非常寂静。下面两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只差半小时,你可以看出区别。

    第二天,我们“一早”出发,先去看日出。我这里虽然说是一早,但是已经是10点多钟了,然后日出要到11点之后,因此依然算得上早。从雷克雅未克出发,往南沿着一号公路开大约50公里,有一个观景点平台,看日出非常理想。冰岛冬天的日出和世界其它地区差别很大。一是周围背景是无边的冰雪,这在其它地方很难看见,而且由于是高纬度,因此太阳是非常漂亮的金黄色,而且日光非常柔和,这和我们日常看到的太阳发白、发亮明显不同。当时因为是刚过冬至,太阳升起的时间是11:20,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日出的全过程。

    黄金圈最值得看的是间歇泉,那是活火山活动形成的几个地热喷泉,最大的一个大约5-7分钟一喷,稍等个几分钟准能看到。冬天去的好处是人非常少,在它跟前拍照没有人会干扰你,此外,以冬日的阳光做背景,拍摄效果非常好。下图是我拍摄的一张。

    除了间歇泉,在我心目中排名第二的景点是冰瀑布,在黄金圈的尽头。 那个瀑布比较宽,水流速度缓慢的地方结了冰,形成冰瀑布,晶莹剔透,让人感觉是到了仙境。

    总的来讲,冰岛冬天原野的景色可圈可点的地方非常多,只要善于观察,可以随时停下车来慢慢欣赏。

    除了黄金圈的景点,沿着海边公路往东南开还有不少好景致。值得一提的是黑沙滩,那里的沙子是火山石被海水冲刷出来的,因此是石墨黑色的,配上白色的雪山、蓝色的大海,以及高纬度特有的金色阳光,这样的色彩在其他地区难得见到。我在那里拍摄了一张照片,让我想起达利的名画《记忆的永恒》里的背景。在去黑沙滩的路上会经过斯科加瀑布(Skogafoss),它虽然不算大,但是拍照非常漂亮。

    白雪山、黑沙滩和蓝海

    冬天到冰岛当然要看极光,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其实已经过了太阳活动的高峰期,极光不会太亮,但是在冰岛只要等个两三天,总能遇到。看极光的关键是要避开城市的灯光,因此最好在白天去踩点,找到一个周围没有灯光的旷野。为什么白天要去踩点呢?因为晚上看不清雪下面有没有路,时常有游客的车子陷到雪中出不来。

    我在前面讲旅游的意义时说到,记录很重要。冰岛旅游对我来讲收获还是蛮多的。除了体验其它地方、其他时间难得看到的景色,并且通过照片将它们记录下来之外,我也记录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1. 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这次冰岛之行收获满满,而且轻松惬意,主要是选择冬季去那里。此外,我过去一直是一个喜欢白天的人,尤其喜欢仲夏时节长长的白昼,但是第一次体验几乎没有白天的日子,觉得也别有风味,特别是每天能睡很长时间的懒觉,是平时没有的奢侈享受。

    2. 一个旅游业真正发达的国家不仅有美景,还会有周到的服务。 我们很多时候,只注意把东西做好,不注意把它推销好。

    1. 我这次没有去蓝冰洞,但是并不因此遗憾。 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完美,为以后留下一点想象的空间,也未必不是好事。

    歌剧浅谈

    集中时间听音乐是我休长假的一种方式,它既不辛苦,又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最后对自己的充电效果还好。当然既然是专门为了听音乐,就要找最好的地方去听,我通常会选德国或者奥地利。在2017年年底去冰岛之前,我在柏林呆了一周,观看了三场歌剧,一场独唱音乐会、一场交响音乐会和一场芭蕾舞(《胡桃夹子》)表演。德国是世界上音乐大师辈出的国家,它音乐的传统保留至今。柏林爱乐乐团、柏林国家歌剧团以及国家芭蕾舞团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顶级的。

    今天先谈谈我在柏林听的由柏林国家歌剧团演出的三个歌剧,它们都很有代表性,分别是瓦格纳的《罗恩格林》,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也称为《艺术家的生涯》)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不仅是以人声为主的音乐,也是西方舞台的表演艺术,有点像中国的京剧,不仅要唱,还要表演。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普及到德国,在19世纪中后期达到创作的顶峰。

    今天我们可以把歌剧根据风格分为很多流派,同一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歌剧风格也迥然不同。但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记忆,最简单的划分方法是分为三位大师的歌剧和其它的歌剧。这三位大师分别是德国的瓦格纳、意大利的威尔第和普契尼。把这三个人单独挑出来,因为他们是专门写歌剧的大师,而且歌剧成就极高,也很有特色。相比之下,即使是莫扎特,在歌剧上的成就也不如这三位。因此,这三位大师的歌剧也是今天演出场次最多的。

    瓦格纳在歌剧中的地位,堪比贝多芬在交响乐中的地位。在瓦格纳之前,歌剧里有以讲故事为主,音乐为辅的宣叙调,以及以独唱为主的咏叹调之分别,中间还常有停顿,乐队的作用也不是很重要。瓦格纳则将歌剧变成了从头唱到尾的音乐剧,而且他善于利用管弦乐团的表现力,把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瓦格纳把歌剧变成了所谓的“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他将音乐、人声、诗词和舞台表演融为一体。为了让歌剧表演的效果达到极致,瓦格纳在当时国王的资助下在拜罗伊特专门修建了一个大剧院,演出他所创作的歌剧。一年一度的拜罗伊特音乐节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每年要演出一个夏天,但是依然一票难求,我自己试图登记购买几张票,但都没有中签。

    歌剧在瓦格纳之后便不能同日而语了,当然,瓦格纳也成为了后世歌剧作曲家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单纯从艺术水平讲,在某些技艺上可能超越瓦格纳的只有理查德·施特劳斯(和写圆舞曲的约翰·施特劳斯家族没有关系)的个别作品,后者将和声发挥到极致。在十九世纪能和瓦格纳齐名的歌剧大师只有 威尔第,他发扬光大了意大利歌剧华丽而精致的美声特点,同时让歌剧变成场面宏大、情节曲折,极具震撼力的舞台艺术。在威尔第的代表作《阿依达》中,那首《凯旋门进行曲》被誉为同类进行曲中最辉煌的一首。和瓦格纳有拜罗伊特音乐节类似,威尔第的家乡米兰也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米兰威尔第音乐节,演出他的歌剧。

    我在柏林听的《罗恩格林》是瓦格纳中期的代表作,其中的《婚礼进行曲》家喻户晓。我在去年的《硅谷来信》中专门介绍了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简称《指环》),并且说要了解德国人,就要了解瓦格纳的音乐,因为他的音乐讴歌了那些牺牲自我、解救世界的英雄,这是19世纪德国崛起时德国人英雄情结的写照。《罗恩格林》的创作时间比《指环》略早,但是风格相近,所要表达的思想相同。《罗恩格林》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德意志国王海因里希来到布拉本特领主高特菲年幼,由泰拉蒙公爵变成了天鹅,并且向国王诬陷高特菲变成了天鹅,并且向国王诬陷高特菲的姐姐埃尔莎害死了弟弟。埃尔莎否认指控,并请求天庭裁决。埃尔莎先前梦到上帝会派遣使者来保护她,并请求国王同意让梦中的骑士替她出战。

    国王同意了埃尔莎的请求,这时真有一位骑士程天鹅从天而降。埃尔莎请求骑士为她而战,骑士答应了她,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询问他的姓名和来历。埃尔莎答应之后,骑士出战打败了泰拉蒙伯爵,并向埃尔莎求婚,后者答应了求婚。接下来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著名的《婚礼进行曲》就是在那个婚礼中出现的。但是,在新婚之夜,埃尔莎在泰拉蒙的怂恿下追问丈夫的来历。这时,泰拉蒙伯爵率众闯入新房行刺,被骑士杀死。

    次日,骑士携埃尔莎来到国王前,讲述自己被迫杀死泰拉蒙伯爵的经过,并且告诉众人他是圣杯骑士罗恩格林。由于埃尔莎违背了誓言,罗恩格林必须回到天庭,他解下了天鹅上的项圈,使天鹅变回少年公爵高特菲,然后远去。埃尔莎悲痛欲绝,在弟弟的怀抱中死去。不过歌剧采用了大调式的音乐结局,暗示埃尔莎在天国可以和罗恩格林相会。

    关于圣杯骑士的传说,《达·芬奇密码》一书中有一些描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读。

    《罗恩格林》的场面极为宏大,整个演出(加上两次休息)长达五个小时,完全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在歌剧中,瓦格纳首次采用了一种明亮炫酷的配器。他在描绘圣杯骑士的温柔而明朗的主题时,音量渐强,一直到达震耳欲聋的最强音(FFF),随后又渐渐恢复主题原来的音响。最后,音乐在高音区渐渐消失,让听众沉浸于充满诗意的情绪中。从此之后,所有的作曲家要想表现崇高而富有诗意的意境时,就采用这种弦乐在高音区配器的方法。相比《罗恩格林》,我所听的很多名剧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有点小儿科。

    我在柏林听的第二场歌剧是普契尼的名剧《波西米亚人》。普契尼是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杰出的歌剧音乐家,在普契尼身上可以看到一些威尔第的影子。普契尼创作的歌剧旋律优美,但难度极大,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里面很多咏叹调后来被男女高音用来炫技,比如帕瓦罗蒂经常表演的《今夜无人入眠》、《为了艺术,为了爱情》、《今夜星光灿烂》和《你那双冰冷的小手》等,都来自普契尼的歌剧。 普契尼歌剧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精炼,绝不拖沓。 《波西米亚人》是普契尼的代表作,公平地讲,比中国人喜欢的普契尼的另一部名剧《图兰朵特》艺术成就更高。其中最著名的两段咏叹调是男高音的《你那双冰冷的小手》和女高音的《我的名字叫咪咪》,都来自这部名剧。关于这部剧的剧情大家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如果我以后有时间,会专门介绍一次普契尼。

    第三场歌剧是莫扎特的歌剧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这部剧的名字在中国可能都已经家喻户晓了,而里面的费加罗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很多人都会哼。不过,从艺术成就来讲,它不如《罗恩格林》和《波西米亚人》。歌剧在早期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喜欢重复,夸张一点讲,每句话都要唱三遍,因此显得很拖沓,莫扎特的几部歌剧也有这个问题。瓦格纳的歌剧虽然每部时间都特别长,但是里面都是干货,而早期歌剧相比之下,里面的水分就很多了。不过, 说到莫扎特,还是非常让人钦佩的,他的整体成就高,虽然他一生穷困,但是创作出来的音乐却非常欢快, 没有忧伤。这一点也体现在《费加罗的婚礼》之中。
    在柏林听了三种不同风格的歌剧,体会了它们之间巨大的差别,这当然是收获之一。不过,从歌剧我想到了三件事:

    **1. 是关于产品和品牌。很多品牌,它们会因为一种产品做得特别好而出名,然后它们又做了其他的东西。 **懂行的人知道需要哪种产品时,去找相应的品牌,而不是反过来因为品牌名气大,从品牌挑商品。比如路易威登是做包的,菲拉格慕是做鞋的。懂行的人知道买包就找前者,买鞋就找后者。类似地,买车的人如果喜欢越野,会选择路虎揽胜或者丰田的陆地巡洋舰;如果喜欢加速快的车,会买保时捷。虽然丰田(和它旗下的雷克萨斯)也生产跑车,保时捷也生产越野车,但是会玩车的人不会倒过来买。这就如同听歌剧,就多听听瓦格纳、威尔第和普契尼的,听交响乐或者室内乐,就不妨听听莫扎特的。

    1. 和我们以后要讲到的教育有关。** 在挑选学校时,想学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仅仅看名气和排名做选择。** 耶鲁大学虽然名气大,但很多专业却比较弱,卡内基·梅隆大学虽然排名远不如耶鲁,但是它的计算机专业却是全美第一的。

    3. 在用人上,我们也应该人尽其才。 同样,我们被别人用的时候也应该考虑用人单位的核心业务。当厨师就要去大董之类的餐厅,作IT就要去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做金融就要去投资银行,等等。


    来信补充 | 演奏大师的作品给我的启示

    今天我和你介绍另外一场我在柏林听的音乐会,由世界指挥大师巴伦博伊姆指挥德彪西的《圣塞巴斯蒂安殉难》和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

    巴伦博伊姆是为数不多的依然健在的顶级指挥家,和他齐名的恐怕只剩下穆蒂和梅塔了,不过和后两位大师所不同的是,巴伦博伊姆同时也是世界顶级钢琴演奏家,他录制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倍受收藏家的追捧。

    巴伦博伊姆出生在阿根廷,是一位犹太人,当时阿根廷是世界上犹太人第三多的国家。他5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949年那年他只有7岁,就作为钢琴家首次登台。以色列建国后,他们全家搬到了以色列。1954年夏,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富特文格勒邀请12岁的巴伦博伊姆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富特文格勒应该讲是20世纪最杰出的指挥家,没有之一,但是在二战时因为为纳粹演奏过,战后在全世界受到所有犹太裔音乐家的抵制并郁郁而终,因此当时巴伦博伊姆的父亲就替自己的儿子婉拒了邀请。当然后来巴伦博伊姆事业顺利。

    1975年,33岁的巴伦博伊姆担任法国最著名的巴黎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以后又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和柏林德国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和终身首席指挥。我在《硅谷来信》第357封信和第358封信中介绍了一流大师是如何炼成的,那些共同之处也体现在巴伦博依姆身上,就不多说了。

    我第一次现场听他的表演是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他指挥了瓦格纳的几部歌剧中规模宏大的序曲。今天还健在的最著名的指挥大师的音乐会我都听过,相比其他指挥大师,巴伦博伊姆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对宏大场面的把控力超凡绝伦。 像瓦格纳的歌剧序曲和那天我听的《德意志安魂曲》都是出了名的复杂,一些二流指挥家指挥这些作品时没有能力做到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巴伦博伊姆这方面非常强,即使乐队中乐器再多,他也能让每一种乐器都发挥出特点,让你听出那些复杂音乐中的每一个层次。

    第二个特点是对现场演奏者所处的位置这个细节极为在意。 有一次我听他表演钢琴协奏曲,他上场一看钢琴的位置和乐队前排几个小提琴家的位置稍微近了一点,就告诉现场总监让大家重新布置,于是大家挪动钢琴重新安排乐队成员的座位。之后他上来一看,依然不满意,又指挥大家微调座位,这才开始演奏。

    上次我听《德意志安魂曲》时情况也是类似,等到领唱的女高音要表演时,巴伦博伊姆觉得大提琴手挡住了他的声音,重新安排位置后,才开始那个乐章的表演。从这些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大师是如何做到完美的。

    介绍完巴伦博伊姆,就要说说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了。听过古典音乐的人对勃拉姆斯应该都不陌生,他虽然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浪漫主义音乐时代,但是作品风格却留下了很多年前古典主义的特点,即强调理性,事实上他一生以古典主义的乐圣贝多芬为榜样。当时,欧洲最有名的钢琴家是李斯特,但是他却不喜欢李斯特炫技的风格,觉得太花哨。后来,勃拉姆斯得到舒曼夫妇的赏识,并且在欧洲乐坛声名鹊起。

    安魂曲原本是为了超度死者,祈求他们的灵魂能得到上帝的救赎。在勃拉姆斯之前,最著名的安魂曲是莫扎特写的,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另外几位大师,像柏辽兹创作的同类音乐,也是如此。

    不过,勃拉姆斯写的这首安魂曲和前人的安魂曲不同,它不是为超度死者而作,而是为了慰藉生者。无论在内容或在音乐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意境,这部作品也因此成为勃拉姆斯最伟大的声乐作品,他在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在整个欧洲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很多人觉得这部作品是亨德尔复调音乐的复活。

    《德意志安魂曲》的歌词也是勃拉姆斯自己创作的,以通俗的德语写成。之前大部分安魂曲是以拉丁文写成的,并遵守严格的拉丁文规范,因此今天国内一些音乐家觉得Deusche一词在这里应该翻译成“德语”,而不是“德意志”,是有一些道理的。不过,《德意志安魂曲》从内容上讲富于人性,透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了德意志新教文化积极的一面,因此翻译成“德意志”也没有错误。要进一步解释这首名曲的内容和目的,就需要从勃拉姆斯的信仰入手了。

    天主教从中世纪单纯的神性转向今天的人性,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他把《圣经》翻译成白话德文,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这就让《圣经》从天主教神职人员专司的特权下解放了出来,让所有的信徒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再是对罗马教廷盲从。马丁·路德还创作了大量的德文赞美歌(也被称为众赞歌),一时间,在北德意志地区,从城里到乡间,从新教徒中唱出来,蔚为壮观,唱赞美诗成了大家寻求慰藉,寄托精神的手段。今天,大部分人信教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精神寄托。

    勃拉姆斯是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德意志安魂曲》的歌词是他自己从路德翻译的《圣经》中关于信仰和永生的段落中挑选编缀而成的。由于勃拉姆斯自己非常熟悉《圣经》,因此唱词编写得浑然一气,和他写的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在《德意志安魂曲》中,虽然也有哀悼,也有悲伤的情绪,但是没有过去安魂曲里面关于末日审判的恐怖,也没有向天主赎罪和奉献愚昧的内容,而是在讲述勃拉姆斯自己对于生与死的理解。

    按照我的理解,勃拉姆斯是想说明凡有生必有死,人的生命,都如草如花,既有灿烂绽放的时候,也有草凋花谢的一天。 对于死亡,信仰其实是一种安慰,或许是因为我自己不是基督徒,因此觉得把上帝换成信仰,更具有广泛的涵义。

    勃拉姆斯开始创作《德意志安魂曲》的时候只有24岁,四年后才写了四个乐章。几年之后他母亲去世了,勃拉姆斯又为此写下了两个乐章,但这两个乐章并没有忧伤,非常平和,或许是因为勃拉姆斯觉得逝者已去,生者好好地活下去更有意义。又过了几年,勃拉姆斯又写了一个乐章,全曲才告以完成,前后历时11年。

    《德意志安魂曲》长达75分钟左右,共有七个乐章,它把管弦乐、合唱和独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前三个乐章为第一部分,讲述对死亡的无奈。后四个乐章为第二部分,表达的是对生者的慰藉,在第三个乐章完成自然的过渡。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而论,这部作品和巴赫的《马特受难曲》、亨德尔的《弥赛亚》、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D大调庄严弥撒》处在同一个级别。

    死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我觉得更积极的做法是透过死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要想慰藉我们那些离世的亲朋,甚至我们自己逝去的岁月,与其忧伤和怀旧,不如做好今天的事情,让生更有意义。

    同时, 当我们想到生命总会如草如花有凋零的一天,把那些不好的习惯赶快改掉,该享受生活就享受吧,每一天好好过的生活才是自己的。 这也就是我每年要度长假的原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军的谷歌方法论 | 012 幸福、旅行、歌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lr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