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团年后,冷了大概四、五天,现在台湾己经变得像夏天,穿着短袖、薄裙,觉得十分不适应。冬天只是像个过客,夏天才是台湾的主旋律。国小在十六号就己经开学,小朋友背上书包就开始了新的征程,假期过得太愉快,骤然要上学心里很不习惯,但也是没办法的事。上学两天后,小朋友便从心里上接受了现实,每天开始快乐地去学校。
对于包红包这事,目前接触到的,都还是挺理性的。给小孩的红包,大概在二百人民币,再稍多一点约四、五百这样,我们亲戚少,过年也没怎么去拜年,对这边的拜年习俗懂得不多。之前朋友来拜年,拎的是保健品鸡精和茶叶,和我老家的不一样。
过年期间很多餐厅都关门了,直到初五才陆陆续续开门,不过像百货商场里的,过年可都开着门,过年期间会有一些冬季衣服特卖会,折扣力度挺不错的。过年路上最繁忙的就是由北部下中、南部的公路,过年前塞,年后快开工时也塞,像极了我们的春运。只不过,这边路途不长,塞个几小时而己。双北的人(新北、台北)回中、南部,就像我们从一线城市回老家一样,坐台铁可以到,坐火车慢慢摇也可以到。还有很多人,过年是去别的国家出玩,因为签证的关系,比较方便,有一些可以免签。正是这样,在台湾学英文不会是一门功课,而是当一门语言来学的。平常说话也会夹杂几句英文,也许是环境使然,这边大家的英文程度都比较强。学英文的机构遍地开花,且一般都会配备外师,外师上课时间越多,价钱也就越高。最贵的课后班,就是英文班了,如果一周每天都去上英文语言班,一学期费用大概在2万RMB左右。其实挺贵的了。但效果真的会有差,纯外教就是纯英文的环境,会逼迫孩子提升英文水平,不管是听或说,都会强很多。如果小学六年积累下来,英文听说就会很厉害,基本的生活对话没有问题。如果家长再带小朋友去国外玩一玩,小朋友就会很直然地讲英文,概念上就更不同。想起之前一个视频,那孩子说,他去到国外,发现英文可以点一份汉堡,想去哪里,用英文去沟通他就可以去,从那一刻,他就知道英文确实是一门语言,而不是单纯的上课考试而己。
昨天小朋友回来,讲到新开学,老师要将她们分成若干小组,大概四人为一组。同学们自动分组,很愉快就分好了,结果有一名同学单下来了,据说是个不讲卫生的男同学。因为他爱舔文具盒,还有其它不讲卫生的举动,大家分组都不愿要他。男同学很委屈地跟老师讲,“大家都不愿意要我。”,老师便说,“哪个组愿意要他?等分好才能下课。”,马上就要放学了,就这样僵持着,我的小孩举起了手,老师赞扬了她,不过因为她的小组己经有四个人,所以没有将男同学分到她的小组。对这个男同学我很同情,学校就是小团体,就算老师将他放进了小组,也只是解决了这件事,却没有改变他的现状。真正还是要从根源上来解决,不知道他的家长为何没有纠正他这些行为?不好的习惯确实会带给孩子不好的影响,究根到底,这还是家长的失责。
一个班上约有八成的孩子成绩不好,也让我见识了很多不一样的家长,他们精与社交,深谙社会生存之道。孩子不爱学,那就从他擅长点入手去培养,所以就算有八成的孩子成绩不好,他们也不会自卑,学校只公布前三名的排名,保护孩子的心灵,前三名相互竞争,其余学生也不会有排名压力。
家附近很多餐厅,便利店冷柜上充满了预制菜,可以说选择性很广。双薪家长可能晚上要加班,就会给钱让孩子放学自己买吃的。便利店是第一选择,有意面、饭、汤面、粥品等等,关键还实惠,付钱后可以请店员帮忙加热。孩子放学在学校门口,由补习老师接到补习班,晚饭可以由补习班老师帮忙点外卖,也可以自己去买。都是相当方便的。
这边孩子上学,相当一部份是自己背上书包来学校,也会有家长送,这边监控很多,孩子都挺安全的。唯一要小心的,是急驰的机车。机车都是加油的,时速很快,有些可能又不太尊重交通规则,觉得挺危险的。在台湾,真正实用的还是机车,不怕塞车,又好找停车位。来个机车环岛游,那也是可行也挺酷的。
说到春节,让人遗憾的是没怎么看到春晚,台湾是没有春晚的,等到快十点,才发现通过微信可以看直播,挺方便又觉得发现的太晚了。有了春晚才更有年味,特别是零点的倒计时,那可是大家伙一起在数数呢,不是自己一个人,是全国人民一起,多热闹,多有年味啊!
春节的亮点就是101大厦的烟火秀,在零点开始,是挺壮观的。只不过,人山人海,冷冷的夜,站在空地那里干等,太累了。特别是烟火放完后,如流水般的人群涌到地铁站、公车,各个地方,拥挤不堪,这种体验太差了。为了那三分钟的美丽,而要忍受这么多不舒服,我便不愿意再去第二次。这时候,就羡慕住在附近的人,坐在家里,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如此壮观的美景,这幸福值确实挺高啊!这也是金钱的魅力吧!101大厦在台北中心地带,附近就是国父纪念馆、小巨蛋等景区,能在这附近住的人,实力不容小觑。
台湾开年股票大涨,来了个开门红,去年一年,涨势都蛮不错的。希望大陆的股票也能长红,能改变这颓废的状态。好在,也没有让人失望,只是不知道长期性如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