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 灵风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10-01 18:37 被阅读0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以上原文

第五章第一句也常常作为金句出现。

但天地不仁,不是天地很操蛋的意思。这里的天地代指造物主,说的是造物主没有什么感情,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

所以圣人也要效仿造物主,对待大家都平等。满足大多数的利益,别寻私。

老子为什么会倡导这个呢,人嘛毕竟不是造物主,毕竟人有人的特性。人的特性有一条就是会分亲疏远近。照顾亲戚朋友什么的,所以难免会放水什么的,这是人性使然。但要想成为圣人,君王要想流芳千古或者要想对得起君王这个职务的责任。就不能滥用职权。要像造物主学习,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来治理国家。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面。依法治国。而非个人好恶来治国。

刍狗讲完后,继续讲天地的特点从而引发出规律的特点。规律好比风箱。风箱特点大而空。所以说规律的特点一般都很简单。我们简称大道至简吧。所以这里面蕴含着以简御繁的思维。

以简御繁呢,那么简也得有个数量啊,到底多少合适呢。原文给出了答案:不如守中。这就和我们第三章“不尚贤”的动态平衡思维遥相呼应了。

总结一下:

1、要学会制定规则

2、规则多少要符合目标,要保持动态平衡。

老子在本章的思维

1、制定规则思维

2、动态平衡思维

给我们的启示

1、那么身为领导者呢,要有领导的艺术,人少的时候都好说。人多的话就需要制定一些规则来规范大家。这样显得公平公正,领导起大家会更顺畅。

2、定规则要有以简单驾驭繁杂的理念,规律越简单清晰越好。在数量上也要保持一个动态平衡。

以上是第五章的理解,欢迎探讨。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七)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原创:至道学宫 白

    作者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是什么在改变我

    今天在《道德经》吟诵群里补听了魏俊梅老师昨天分享的《道德经》第五章。听到她对“不仁”解读为“不区分”,我觉得比以前...

  • 《道德经》没有权威

    关键词:道德经解读 解读《道德经》没有人敢称权威,老子也不行。 今天的菜单: 《道德经》一折。 解读《道德经》,没...

  •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虚空守中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虚空守中 解读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 道德经与云

    现在很多的人都在解读道德经,我也想说一下我的感受。 教育工作者解读道德经,说他讲了教育的本质; 养生专家解读道德经...

  •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杨矗 一、原文 第五章天道非“人道”(题目为学而观复所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

  •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

  • 解读《道德经》第五章

    木怀山: 读出自己的道德经 木怀山: 用出自己的道德经 木怀山: 书写自己的道德经 Seven: 《道德经》第五篇...

  • 解读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

  • 【道德经】解读-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道德经第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hh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