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可看完一本书总是记不住里面写了些什么,我也不在意这一点,因为我记得在哪看过类似的观点“阅读并不是为了完全记住书中的内容,而是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格局和思维方法”,所以总是借着这个理由就只是把书通读一遍就好。
可是最近总看一些工具书或者受益匪浅的书,也恰巧遇到一些情况让我不得不把自己看过的书籍有所输出,例如:书中的道理如何应用在生活中、在别人失意时怎么安慰、怎么剖析自己,当我依然无法回忆出那些曾经震撼我或者感动我的语言时,我有点发慌了,感觉自己白读了那些书,自己并没有获得进步。
我也找了很多让自己提高阅读效率的办法,例如通读加精读,例如看完每一章节后自己进行提炼总结,我觉得对我这种时间少阅读量不足总结能力弱的人都不太适用,所以我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由浅入深,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这个方法主要就三点:
1.看到让自己醍醐灌顶或者感觉美好的片段,摘抄下来,时不时翻出来看一下,就很容易回忆起来当时读到的内容和感受。(如果是电子书的话,就使用“划线功能”进行标记);
2.如果看到能够激发自己各种想法和观点的片段,随时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记录和思考是加深记忆最好的方法;
3.还有一点只适用于电子书,一直以来都是用“微信读书”,经常读到某一片段会看到不同的读者发表的评论,我一般都会点击进去浏览一下大家说了什么,有时候会有共鸣,有时候会备受启发,有时候发现“哦~,原来这里还可以这样理解”,总之,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思想交流过程,有了这个过程之后,自然对原著里的内容就加深了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