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童年时遇到的事情,当时往往不明白。要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到老年才能明白。这其中一是阅力的增加,二是要善于思考。现在想起我童年时的一件事,觉得挺有趣,也有人生启示,写出来供读者诸君一笑。
我们老家红岩寨,是一个生产小队,我的童年在那里度过。记得文革前期,我刚上小学时,有一次,离我们家近十里远的生产大队部所在地——江山堡子村文艺演出。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也很少,山区文化生活很单调。所以我们队上男女老少去了不少人观看演出。
演出的其它节目至今已记不起了,只是那个二人对唱秧歌剧《老俩口儿学毛选》,终生难忘!原因不只是剧情紧扣时代主题,表演风趣幽默,唱词真实,曲调优美,而是观剧之后的一段故事使我记忆深刻。
“老俩口儿学毛选”——童年趣事续编之二看过此剧之后,我记住了几句唱词和曲调,便经常哼唱:“老头子,哎!老婆子,你看咱们学哪篇?……咱们的二小子干活有点懒,你很少给他提个意见!……”因为就只记得这几句,唱来唱去总是不满足,就去问别人,想多学几句。
一有机会,我就向看过此剧的人讨教,已问过不少人,都说没记住别的唱词。我仍不甘心,继续问别人。当问到另一个青年人,他是我们队上的社员,按辈分应该叫他叔。我很恭敬地对他说:“xx叔,《老俩口儿学毛选》里的唱词‘咱们的二小子干活有点懒,你很少给他提个意见’后面是——”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就恼怒地说:“去去去!一边玩去……”说着就转身走开了。
我当时很尴尬,也很委屈。心想:你不记得了,就实说不记得,何必用这样的态度,打击人家的求学积极性!为此我有好几天心情不愉快呢!所以这件事在我脑海里有深深地烙印。
“老俩口儿学毛选”——童年趣事续编之二不知什么原因,进入老年期,常忆幼年事。现在想起此事,不唯有趣,还有经验教训。因为我当时考虑不周(小屁孩嘛,自然考虑不周),我这个“叔”已过当婚年龄还是光棍一条,我的问话触到他的“敏感”处,还以为我借题“调侃”他呢,自然“恼怒”!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说话很重要。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所以,说话时不要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环境),只图出口快,往往得罪人,或惹祸,只在言语之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古训不可不记。我童年时这段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应该记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