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静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她还有一个弟弟。她的父母知道要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唯有让孩子上学读书。
所以从小何家孩子的学习就是父母眼中的头等大事,只要是何文静或她弟弟在读书,那么谁也不能去打扰他们。
她的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读书。
就这样何文静和她弟弟的成绩在村里一直是最好的。后来何文静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县一中。
在县一中,何文静由于成绩好,被班主任高老师任命为班里的学习委员,负责给同学们答疑解惑。
她刚开始觉得太耽误时间,而且自己也从来没有给同学们讲题的经验。
于是就乘课间高老师回办公室的空挡,找到老师,跟老师说:"高老师,我和同学们都不熟,也从来没有给同学们讲过题,我怕我讲不好。而且我自己也有很多事情,也没有太多时间。"
高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对她说:"文静呀!人生只学习好是不够,还需要学会怎么与人沟通交往。你在给别人讲题的过程,也是在进行复习巩固,而且还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她思考了一下,决定听老师的。但是她也没有把话说满,只是说:她试一试。高老师同意了她的想法。
县一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住校生,所以每天老师会把同学们作业中错误比较多的题目拿给何文静,让她利用中午或下午吃完饭的一部分时间,给大家讲一讲。
刚开始她讲的特别快,很多同学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就讲完了。所以听过她的讲解后,同学们还是迷迷糊糊的不会做。
就这样过了一周,周一的中午她又找到高老师说:"高老师,我讲的他们都听不懂。我还是不要讲课吧!"
高老师说:"你今天上课看看老师们是怎么给大家上课的,然后再来找我。"
下午上课时她认真听老师讲课,注意到老师讲题的时候会找同学们回答问题,还会找不同的同学说同一个知识点。
她心里想这么简单的知识为什么要重复呢,也太浪费时间了吧?
她带着这样的疑问找到了高老师。跟高老师交流后,高老师说:"观察力不错!那你想想老师们不知道重复会耽误时间吗?"
她沉思了一会儿,说:"老师肯定知道。可是老师为什么还要重复呢?"
高老师说:"因为你理解力强,一听就学会了,可是理解力差的同学就不一定了呀!咱们有句古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啦!多重复几遍,基础差的同学才会理解呀!"
她听后若有所思。
后来她再讲题的时候,讲解的速度也放慢了许多,有些地方也会找同学们回答问题,有些地方实在没听懂,还会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惊奇地发现,很多知识不用老师教,她也能自学了,而且还会从多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她想:这应该就是高老师说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了吧。
于是她每次放假回到家里,要求弟弟给她讲题目,让弟弟平时在学校要多帮助同学们,给他们多讲题。
后来弟弟也考上了县一中,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经过高中时期的锻炼,她不单学习能力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大学毕业后,她由于表现优秀,留在了北京教书,还在北京遇到了她生命中那个重要的他,从此在北京安家落户。
她在教学中也会让她的学生们多和同学交流,互相讲题。
弟弟后来也考上了一本,不过弟弟又回到了他们县城工作,把父母接到了身边照顾。
她每年回老家的看望父母的时候,她都会回到高中去看望高老师,感谢高老师当年的教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