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三年级,就不得不说起常听说的“三年级现象”,也就是很多一二年级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到了三年级成绩开始下滑。三年级成了小学阶段的分水岭,成绩好的就会越来愈好,成绩差的越来越差。
首先我们要找到三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阅读从朗读逐渐过渡到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因为默读比朗读更能让孩子思考,朗读的时候孩子要注意语音语调,表达情感,然后就分散了一部分精力去深入理解所读的内容。而默读。孩子可以更多的专注于深入思考。
这个阶段的默读要求:能够从文章中读出东西;有一定的速度;孩子能够简要的表达所读到的内容。
第二个重点就是习作。
也就是写一个段落的能力,不同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这个时候要求孩子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达,比如介绍一个物体,从观感操作然后到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个时候我们的亲子阅读也要进一步,比如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试着去引导孩子从故事情节到任务细节过度,更多的探讨书中的写作手法,关注文字本身的构建,体会作者是怎么组织语言。
弄清学习重点之后,再回到这个“三年级现象”就好理解了。
首先三年级之后试卷的分数构成发生变化,一二年级得双百分的孩子比较多,因为题目比较简单,考试题目以基础知识为主,能够拉开差距的看图写话所占的分值也不大,而且老师的评分标准也不高。三年级之后基础知识的难度提升,作文占比也到了30分,所以孩子一下子分数降低很正常。
深层次的原因是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更不上预设的进度,识字不再是重点,孩子要自主去学习识字,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了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也增加了知识的运用等。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一二年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到了三年级孩子感觉学习越来越吃力,自己也没有好的方法,成绩自然就容易下滑。
所以在一二年级一定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建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