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王阳明大传》(上卷)已经读完,书中沿着王阳明先生的成长轨迹,既有纵向的传统儒学经典的旁征博引,又有当时那个时代横向的儒学传人的学术碰撞。从阳明降世到龙场教化,共八章357页,勾画、标注、摘抄、反思,粗略总结有如许收获:
人的成长,在某种层面上,是思想的成熟与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大都是要经过相信、实践、怀疑、推翻、重构、再实践、完善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由于个体生活经历的不同,对实践的认知和感悟角度多元,每一种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千差万别,就像太阳光折射呈现出的光谱,五彩斑斓。即使同宗同源,也无可避免。这就是个性的自由,思想的魅力。
王朝历史的断代,民族文化的融合,都会成为思想活跃的酵素,我华夏民族的包容性与生俱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智慧的进步,亦是财富的创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更有利于继承与发扬,更有利于经典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阳明谪居贵州龙场时,因路途遥远,长途跋涉,无法搬运书籍,在累土为窟的蛮荒之地,他凭借对书籍惊人的记忆苦心悟道。从个人终身成长的角度,这段经历启发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从稚龄抓起,多背,多积累,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亲身实践,细细感悟,偶有小得,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香伴我成长。如若大成,足可以发扬光大,为后世之师。
十六字箴言:持正守敬,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循序渐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