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散文
【2019-01-11/读书小记】——张爱玲&《花雕》

【2019-01-11/读书小记】——张爱玲&《花雕》

作者: 超龄儿童zhen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23:10 被阅读6次

今天晚上阅读的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花凋》,爱花是女人的天性,爱花的女人恐怕都不太喜欢这个词儿,“花凋”,花朵凋谢凋零。看题目似乎预示着这一定又是一个悲剧。

【2019-01-11/读书小记】——张爱玲&《花雕》

内容介绍:《花凋》里描写的是一个封建遗少的女儿的爱情和人生,张爱玲静静的叙述着那段苍白无力的爱,完全不带主观色彩,理性的让人更觉得苍凉起来,一朵鲜花的凋零,凋零在腐朽颓败的家庭里,凋零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自古以来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无论是当前日益发展的新社会,还是民国时期的旧上海,总有一些女人摆脱不了“父母包办婚姻”的命运,当时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的川嫦更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于是在经过一番安排之后,川嫦才与章云藩见了面。本是花一样的青春,本是沐浴爱河享受爱情滋润的年龄,可是她却没有选择的机会就将挚爱倾注给了一个维也纳的归人——医生章云藩,始终没来得及接近第二个人就凋谢了。

川嫦是个老实本分的女孩,她和我们所有的年轻女孩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对爱情的向往。她的人生愿望不过是普通的人生欢乐,比如最初,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可以相爱的人,可谁不想找一个能相爱的人呢?但疾病、死亡的步步紧逼,紧紧相随,最终那个“我总是等着你的”这一句承诺也无奈随着时间和疾病的渐重被逐渐淡化也都成了奢望,直至最后被遗忘,而那些曾经口口声声说着爱她的亲人们才是让她直接放弃生命甚至最后走向死亡的罪魁祸首,那些打着“无限的爱”的幌子,才是用谎言编织着亲情,最后也只能是一场碎梦。

【2019-01-11/读书小记】——张爱玲&《花雕》

不曾盛开却已凋零,这无疑是残酷的。川嫦就是那朵从未傲然“盛开”的花朵,她的人生无非就只是在一个嘈杂的大家庭中默默承受着她的喜乐与苦闷,她就像个可有可无的影子,她的人生直到最后归于必然的寂灭,短暂的一生匆匆而过。这的确是一个悲剧啊,张爱玲的笔下亦是大胆的,谈论起家庭更是有她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或许和她的家庭背景有关吧。家本是谈爱的地方,可川嫦却死在了这个处处标榜着爱却无爱的家庭里,她的死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更是一种彻底的解脱,成就了她和家人们的解脱。小说的结尾诠释着人生中最无奈最残酷的悲凉。

有人说,张爱玲在人物命运的揭示十分深刻,她对变动时代的大家庭对人所造成的吞噬与剥夺的罪恶,怀着着极大的蔑视与批判。在川嫦那个时代,川嫦无疑是一个在封建家庭下被推向深渊的代表性的牺牲品。可又有多少个川嫦被牺牲着呢?川嫦的悲剧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悲凉,而这种悲凉来自病魔的侵袭,更来自于社会的世态炎凉。生命的悲凉不仅来自不能逃脱的疾病、死亡,更来自于亲人的冷漠、自私。

【2019-01-11/读书小记】——张爱玲&《花雕》

在《花凋》中,张爱玲擅长的对于亲情与爱情的冷漠与淡倦描写得很刻骨。“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但整篇《花凋》也未见张爱玲对于导致川娥死去的她的家人的如泣如诉的控诉,她只是用她自己特有的活生生的讽刺的语言将川娥一家人的面目表现得栩栩如生,将美好的事物破坏给了我们看。“她死在三星期后。”张爱玲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将一个年轻美好的生命的凋谢展现给世人看。无处不渗透着人生的悲凉。

以上是今天的读书小记——张爱玲的《花雕》,祝您晚安~~~

                      ——《红玫瑰与白玫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11/读书小记】——张爱玲&《花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af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