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瓦尔登湖》(仲泽译本)之《简约地生活》

重读《瓦尔登湖》(仲泽译本)之《简约地生活》

作者: 远裳 | 来源:发表于2022-08-25 17:47 被阅读0次

    作为读者,我曾经对《瓦尔登湖》的畏难情绪就产生于第一章,模糊感到这是介绍梭罗对生活方式的选择。的确,经典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这次跟随曹勇军老师,与千余名书友陪伴再读这一章,心中的梭罗,心中的瓦尔登湖渐渐明晰。

    如果只把此章理解为生活方式的改变,那就是简单了,而非简约。其实梭罗在本章中多次提到“试验”,仲泽先生在序言《还原梭罗》中也提到了这个词,对生活热爱,对知识渴求的博物学者梭罗来说,移居瓦尔登湖并非度假,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的反思,对生活的审视。这样的举动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一种壮举,不可能仅凭勇气而完成,需要有深入的思考。

    重读这一章,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看似闲话无用的“漫谈”,它没有“鸡汤”中“调味味精”,是梭罗结合自身经历,深入观察后独坐静坐所得,也是他真正想与自己,与读者交流的内容。如果将《瓦尔登湖》看做一部需要磨脑子的书籍,那么这部分内容就是“磨刀石”。

    我姑且将这一章大致分为三部分:准备、反思及实施。

    《瓦尔登湖》是梭罗重返文明社会后对独居自然生活的回忆,起初,他说明这样试验的原因,其中一句话耐人寻味:“因为,人若活得真诚,在我看来肯定是在一个遥远的去处”,所在的位置并在乎具体的地理位置,它的区别在于文明世界和自然生活。人处于文明世界中,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真诚对自己,对他人,周遭已被虚假充斥。重返文明世界,看看他人对梭罗的询问便可知晓,他们关心的大多是立身之外的虚假附加。他们已经被物欲包裹,被焦躁操控,严重缺乏安全感,丧失了应对未知变化的勇气和能力。而回到自然生活,才可以简单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这样的话语,对于不被金钱外物羁绊过多的穷学生会深有所感,会更多相信。因此,我认为梭罗做此生活试验的原因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剥去外饰而去探寻本真。

    既然如此,那就要轻装上阵,他对生活需要做了考量,食物、住所、衣物和燃料。接下来善于思考的梭罗对此种选择做了解释,探究他们于生活的真正价值。着重提醒,不是思考有用与否。“若非为了高高地升向天空,人类何以会深深地植根于大地?”植根大地,并非依赖物质,而是对生活真谛的思考,如何植根?这是一句空话,需要切身实践,所以梭罗进行了一场生活试验。所谓的“天空”,我的理解是人类的长远发展,文明的健康发展。

    假若,梭罗在日记中只是简单罗列生活需要用品,那岂不是一篇篇流水账吗?他在引导我们一起试验,一起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为了不被内容完全把控,我也设想,如果自己也要回到自然,会选择什么呢?来回思索,得出了和梭罗一样的答案,做到温饱即可。可有可无者以无来处理,这是最浅层的减法,梭罗的思想魅力在于,他把人的所有付出也做思考。他并不排斥所有的物质,但反对“人成为工具的工具”,一心钻营,追求奢华是他鄙弃的,对物质需要,他做了限度——能够供养自己,获得自由的保证。梭罗深信“如果人们愿意简约智慧地生活,在尘世间保全自己乃非苦差,而是乐事。”

    之后他便践行自己的生活理念,如何获取食物,如何建造房屋,如何准备衣服,以及如何取得燃料,这都有一些精准的数据佐证,那些收支账目就是试验的记录。当看到那些数字的一瞬间,我意识到那只是数字,相对于生命,相对于生活,都是微不足道的,原来,我们穷其一生追求的只是数字啊!何其悲也!也想到老辈人常常念叨的一句话:钱能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

    听曹勇军老师的领读音频,看书友们的阅读感想,用两天时间沉浸阅读,我不再害怕《瓦尔登湖》了。有人和我聊起没有时间阅读,我开解:其实只要每天(24小时)拿出一到两个小时去沉浸阅读即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瓦尔登湖》(仲泽译本)之《简约地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at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