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西方经典学习群》读书
再读《会饮篇》的一些思考

再读《会饮篇》的一些思考

作者: 唯水忆音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1:30 被阅读55次

轮到苏格拉底说话时,他嘲讽Agathon摹仿智者的辩术,又把智者的辩术比作女妖的法术。

关于智者(sophistes),他们与哲学家(philosophos)不一样,虽然两者都与智慧(sophia)有关,但实际上他们所理解的智慧是不同的。哲学家理解的智慧是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的,而智者所理解的智慧可能称之为意见更合适。

从智者的角度说,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直,他们是不管的。所以苏格拉底说之前众人对爱神的赞颂都是为了赞颂而赞颂,把一切的美好词汇加诸其上而不论真假。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人们常常很容易被感动,但是虚假的感动毫无意义。

相对于智者的辩论技巧,哲学家追求的是知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看做是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本质,因此他赞同Agathon开头的角度——「先说明所颂扬的对象是什么,然后说明这个对象产生的效果」。

但是苏格拉底要去伪存真,就用他惯用的「产婆接生术」,通过问问题把Agathon一步步带进苏格拉底的逻辑里,得出如下三个结论:

1. 爱必定是有对象的

2. 爱者必定盼望他所爱的东西

3. 爱者必定不具有他所盼望的东西

前两个结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读到第三个结论开始时有点迷惑,因为他同时也说了「盼望已有的东西,其实是在盼望在将来也拥有这些东西」。健康的人仍然盼望健康,是在盼望将来继续保持健康,那怎么能说他不具有他所盼望的东西呢?

其实可以换一种说法,健康的人盼望的是「未来的健康」,而「未来的健康」他目前还并不拥有。换句话说,我们珍惜爱护已有的某种东西是因为我们尚未拥有未来的这个东西。

苏格拉底在这三个前提下推导出:爱神盼望美好的东西,因此他本身既不美也不好。这个结论使得Agathon不得不推翻自己刚才的长篇大论。于是苏格拉底很善解人意地声称自己也曾犯过和Agathon一样的错误,从而引出了他和Diotima的对谈。Diotima应该是苏格拉底虚构的人物(当然整个故事都有可能是柏拉图虚构出来的),一方面借助这位神秘女祭司之口说出驳斥的话来可以使之前的发言者不那么尴尬,另一方面采用对话体也更符合苏格拉底的风格。

Diotima的女性身份也是个值得关注的点,还记得Pausanias所说的两个爱神,其中涉及女性的爱情是较下等的,而较高等的爱情只限于男子之间,对女性有歧视的意味(the most foolish beings are the objects of this love)。但是在这里,苏格拉底却坦然承认他的知识来自于一位女性。

Diotima首先说出了爱神的本质——既非美也非丑,处在智慧和无知的中间状态,是介于神和凡人中间的精灵。她也举例说明了什么是智慧和无知的中间状态——有正确的意见而说不出所以然来。

我对这个说法有点保留意见,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满足于此却没有去探究的愿望,可能只是碰巧蒙对了正确答案,还是等同于无知的。我个人认为即使没有正确的意见,但只要有求知欲,就已经符合苏格拉底的定义了。

另外一个我觉得有点矛盾的说法是,爱神的父母是丰饶神(Plenty)和匮乏神(Poverty),所以他总是在丰饶和匮乏中间,同时因为他投胎于美丽的Aphrodite的生日,所以他总是追求美。可是,明明刚刚才说过神是不可能「匮乏」的,那么「匮乏神」又是什么呢,除非「匮乏神」是一个凡人才讲得通。

关于爱神的形象:粗鲁的,不修边幅的,赤着脚,无家可归,总是露天睡在地上,无遮无盖,在人家门口、在大街上栖身;追求美的东西和好的东西,勇敢,精力充沛,终身爱好智慧……这一系列的描述,都和苏格拉底本人非常相似。

人们爱美好的东西,是盼望美好的东西永久归他所有,从而得到幸福。苏格拉底认为这种对美好东西的永久占有欲就是广义的爱情,但是我们的语言却常常把爱情局限在了某一种特定的类型(通常是对人),而不称呼其他的类型(如哲学家对知识的追求)为爱情。但是如果只能看到这一种类型的话,就无法认清爱情的本质。

语言会限制人的思维方式,我想到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总是有语言学上的根源,例如英语中的Being,中文里没有这样的词,只能勉强翻译成「存在」,所以中国传统哲学里没有发展出西方哲学的本体论。

回归正题,苏格拉底认为把爱仅仅限定成某一种特殊类型是不确切的,而且爱也不是Aristophanes说的寻找自身的另一半或者完整性。根据Aristophanes的说法,那个「另一半」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无论好坏都不可取代,爱他仅仅是因为他曾经是自己的一部分。其实我感觉这种感情更类似于亲情或民族认同,因为我们的血缘关系注定了我们无法和他们分割,必须接受他们的样子,哪怕是不好的。

苏格拉底的说法则是「爱所奔赴的既不是一半,也不是全体,除非它是好的」。人所爱的只是好的东西,言下之意,「好的东西」是有一个通用的尺度的,这就体现在后文关于美的阶梯的论述中。但其实纵观全书,柏拉图只向我们解释了爱的本质,然后说爱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绝对的「美」,却始终没有提到过「美」的本质或定义是什么。

另外,苏格拉底认为对美好事物的盼望是人人共有的,也显示出柏拉图是一个乐观的人,持有一种「人性本善」的观点。他的理念世界里都是世间事物的完美的原型,有绝对的「善」和绝对的「美」,但是却没有「恶」和「丑」的概念。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倾向于接近美好的东西。

至于爱的目的,苏格拉底认为并不是美的东西本身,而是在美的东西里面生育繁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粉丝们见到偶像时的表白——「我要给你生猴子!」为什么生育如此重要呢?因为生育是凡人通往不朽的捷径。之前Aristophanes只是把生育当作释放欲望的附属品,而这里苏格拉底把生育抬到了一个很神圣的地位,似乎是说性行为是只以生育为目的,而对快感或者欲望的释放是不屑的。这可能是「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态度倒是出奇地一致。

我还想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本质上是对自己的爱。都说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只因你是我的孩子」,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我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有生之年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来的东西真的不多,对于没什么建树的我来说,死去以后谁还会记得我曾经存在过呢?只有我的孩子。孩子是自己死去之后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替代品,所以很多家长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我觉得柏拉图描述的爱里隐含着「自私」的意味——希望好的东西永远为「我」所有,希望能够在美的东西里面生育繁衍以使「我」得到不朽。

也许所谓爱情,最终都是指向自己。

相关文章

  • 再读《会饮篇》的一些思考

    轮到苏格拉底说话时,他嘲讽Agathon摹仿智者的辩术,又把智者的辩术比作女妖的法术。 关于智者(sophiste...

  • 《会饮篇》

    《会饮篇》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篇对话式作品,在前385年后不久写成。它是一段关于对爱的本质的作品,以演讲和对话...

  • 《会饮篇》| 爱与美的哲学思考

    内容简介 《会饮篇》是悲剧家阿伽通邀请修辞学家斐德罗、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到家中会饮、交谈,而引发...

  • 柏拉图·会饮篇

    所谓会饮,就是一群人祭完神后聚在一起喝酒吹牛。 本篇主题:爱是什么? 全篇一共六个人共六段对爱的论述。 裴卓第一个...

  • 读《会饮篇》

    这是一本谈论爱情的书,但是并不同于我们今天语境中的爱情。苏格拉底时代的雅典,人们推崇的似乎特指男男之间的爱。另外我...

  • 会饮篇(二)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所屠宰场,我妈妈就曾在那里做过工。那时候我还小,大概6 7岁的样子,还在上小学两年级。家里养了一...

  • 会饮篇(一)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如果按照一日3餐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们很多铁不是多吃了这钢,就是少...

  • 读《会饮篇》

    ...

  • 《会饮篇》简介

    《会饮篇》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写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这篇作品所描写的是悲剧家阿伽松为了庆祝自己的剧本获奖,邀请了几...

  • 《会饮篇》节选

    所以我们每人都是人的一半,是一种合起来才成为全体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经常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那些由剖开阴阳人造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会饮篇》的一些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f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