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

作者: 该用户已掉线 | 来源:发表于2016-03-03 00:11 被阅读0次
       形而上学,辩证法,metaphysics 
    

    形而上学(英语:metaphysics),是一个传统的哲学分支,旨在解释存在和世界的基本性质,尽管,如何准确地定义这个术语并不容易。传统上,形而上学试图用尽可能宽泛的措辞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

    • 根本上有什么存在?(What is ultimately there?)

    • 它是什么样的?(What is it like?)

    形而上学家们试图阐明人们用以理解世界的基本概念(范畴),例如存在、客体(objects)及其性质、空间和时间、因果和可能性。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之一是本体论,即对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连的研究。另一个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是宇宙论,即对本源(如果有的话)、基本结构、本性(nature)、宇宙动力学的研究。

    在现代科学发轫之前,科学问题被当做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来研究,被称为自然哲学。术语“science”(科学,拉丁语为scientia)原本只有“knowledge”(知识)的意思。然而,随着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自然哲学逐渐转变为了一种源于实验的经验科学,与哲学的其他领域分道扬镳。到了十八世纪末,它开始被称为“科学”以示其与哲学的区别。从那时以后,“形而上学”被用来指代对存在本质的非经验性哲学研究。[4]一些科学哲学家,例如新实证主义者,声称自然科学排斥形而上学的研究,而其他科学哲学家对此强烈反对。

    英语“metaphysics”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由于亚里斯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之后,并给这些讨论一个标签:“在自然学之后”,意即在《自然学》之后的书册)。而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错误地理解为“超越于自然学的科学”。而亚里斯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一语,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代)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

    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透过感知而得到答案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形而上学被尼采称之为“柏拉图主义”。

    形而上学,有很多解释:

    1. 是指关于世界构造的猜想,比如世界有些什么,有没有心灵,有没有上帝,如果有,那些东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陈家映提及的,是指那些与科学相对的理论,它们没有科学的可证伪性。比如,在没有显微镜之前,原子论是形而上学,我们无法经验原子是什么,但在有了显微镜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原子论”是科学。
    3. 是与辩证法相对的概念,由于人的主观性,在描述自然的概念与自然事物脱轨。比如一粒粒沙子不断堆积,变成沙堆,我们的概念里只有沙子和沙堆,从而忽略了那种存在于自然界的介于沙子和沙堆之间的中间状态。辩证法就是看到这种变化,比如“量变到质变”。

    飞矢不动

    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动的,因为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固定位置,则可知一枝动的箭是所有不动的集合,所以可导出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动的。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形而上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wn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