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作者: 坐看云起时818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11:52 被阅读0次

    前两天一个七岁小女孩把四岁男童扔进深井的视频引发了热议。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七岁女孩和四岁男童在井边玩耍,趁四下无人之时,女孩儿吃力地抱起男童扔进了井里。男童两只手紧紧扒着井口,并大声哭喊“奶奶”,女孩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毫不留情地使劲儿掰开男童的双手,用力将男童摁进了井里,我们甚至清楚地听见了男童重重的落水声。

    据说,事发水井深达4.65米,水深2米。多亏附近一老奶奶路过,听见了男童的呼救声,喊来了村民共同营救。一位年轻小伙子奋不顾身跳入井中,才算成功救出了男童。试想一下,万一当时无人路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网友评论“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恶魔。”还有网友说“7岁能干出这种事,27岁就能杀人放火。”虽然我不想随便给一个7岁的孩子下定论,但实在理解不了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据调查,这个7岁女孩的行为是从电视剧里学来的,但这不得不令我们所有家长警醒:对孩子的认知教育,生命教育必定要从小抓起。

    这又让我想起了自古争论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翻译为白话文就是:“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孟子以水为喻,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三字经》里也提到“人之初,性本善。”

    而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荀子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看到荀子说的这句话“人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我突然想起了去年暑假的一件事。

    那天,我和小宝去小区的大广场上玩,小宝手里拿着他新买的一个小水枪。当时吸引了很多小朋友过来,都想试试小宝的小水枪。其中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儿似乎对这把小水枪特别着迷,不停地霸占着玩,可以说是爱不释手。我也没当回事,小孩子嘛,对于自己没见过的事物总是新奇的。

    过了一会儿,小宝来找我了,哭丧着脸告诉我“小水枪不见了”。我想着大概是哪个小朋友拿着玩呢吧,便拉着他去看看有没有在哪个小朋友手里。看到刚才特别喜欢小水枪的那个四岁男孩走过来,我便问他见没见小水枪,他很淡定地告诉我“没见”,并指着一个方向说“刚才看见一个小孩儿拿着往那边走了”。我拉着小宝去他指的那个方向找了找,根本没见什么小孩儿。

    找了一会儿没找到,我也就放弃了,回头再买一个就是了。正在我拉着小宝往家走时,迎面看见那个四岁男孩手里拿着小宝的小水枪从拐角处一蹦一跳地走过来,他看见我们,立刻掉头就跑。我当时一股怒气上头,大喊一声“你给我站住”,小男孩一看走不掉了,扭头便将小水枪丢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

    我走过去,问他刚才手里拿的什么?他一脸无辜地说“啥也没拿”,我让他从垃圾桶里捡出来(那个垃圾桶比他都高),他不捡,又改口说:“那个本来就是我从垃圾桶里捡的,我看是个坏的,才又仍进去的。”说完便一溜烟跑了。

    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孩儿,撒谎撒到如此程度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了。先是把小水枪藏起来,再撒谎说是看见别的小孩儿拿走了,最后看没人了再拿出来据为己有,被识破后又能很淡定地应对自如……从他脸上和言语上,我看不到一点紧张害怕,让我感觉这是个“老手”。一个四岁的孩子,能把占据别人财物这件事谋划地这么周密,如果不去正面引导,长大后必定会误入歧途。

    其实,无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依赖于后天教育的引导,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有着最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的错误行为这个表象,然后无关痛痒地批评一顿,让孩子道歉,最重要的是深究其行为背后的根源,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恰当正确的引导,方是解决问题之道。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父母的一场自救。父母惊醒得越早,所有人的伤害就越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ww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