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我陪父亲过了第一次生日。
想来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我陪父亲过的第一个生日,也是迄今为止,我唯一陪父亲共同度过的一次生日。
其实不仅仅是我这么久以来,才陪父亲过了一个生日。父亲也唯有一次陪我过生日,那一年是我的十八岁成年生日。
仔细想想,人生已过去二十余载,和父亲共处的时间,竟无十分之一。
而这在我的家乡对于很多人而言,却是常态。
大多数和我一样的同龄人,都被留守在家,父母则去往沿海地区务工,一年到头,顶不过回家2-3次,每次不过几天而已。再加上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念寄宿学校,别说见着父亲,此后在家里待着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了。
那一年,我刚好考上上海的大学,父亲因为工作调动,很巧的也到了上海。那是我和父亲两人,生活距离得最近的一次。
上海很大,我从城区的学校去到郊区的父亲那里,往往要花掉3个小时,比起一般的城际交通所花的时间还要长。我必须要先从学校出发,去火车站,再搭乘去往城郊的磁悬浮专列,一个小时左右,到达郊区的镇上,然后再坐一趟公交车, 才能到达。
即便是如此的遥远和曲折,一到周末,但凡学校没有课,我都会早早的出发去郊区,和父亲一起共度周末。
其实与其说是共度一个周末,不如说是过去见个面,吃个饭而已。因为父亲基本是没有周末的,工厂不像在办公室工作那样做五休二,一个月基本只能休息一两天。所谓共度周末,无非是我过去做几个简单的菜,等父亲下班,匆匆忙忙吃好以后又赶回车间继续工作。直到晚上九十点下班回来,才能聊聊天。第二天吃过午饭以后,我便得启程返校了。
有生产不忙的时候,父亲便会请个一天半天的假,作为小领导的父亲,请假也比其他同事要方便一些。这时候,父亲就会和我一起去菜市场挑挑选选,买些喜欢吃的菜,两个人合力做一顿大餐。
郊区视线开阔,空气清新,一到春天农田里花开蝶舞,和家乡的景象有大有几分相似。于是父亲一有闲暇,也喜欢拉着我一起去田野散步。一边询问我在学校的情况,一边感慨,如若家乡的现代化农业水平能像上海这样,大家就不用那么辛苦的下地却依然收成寥寥......
父亲经年累月在南方生活,极少向北。上海靠海,冬天阴寒湿冷。尤其是父亲所在的郊区,离海很近,没有密集的建筑物作为遮挡,一到冬天,海风长驱直入,毫无减弱。长啸的风声让人大门不敢跨出,甚至令人怀疑这是风还是怪。一到晚上,几乎使人无法入睡,仿佛自己就处在一个龙卷风的漩涡之中,不时还有狂风挂起的不知名的东西撞击窗户玻璃的声音。所谓群魔乱舞,鬼哭狼嚎,亦不过如此了。那时还在想,如果拿出手机录上一段,就是绝好的恐怖片背景音了。
我一个冬天大概去住几晚,就觉得已然无法入睡,现在想想,实在不知道那时候的父亲,是如何度过这样的夜晚。
还记得那年,父亲生日恰逢周六。我提前订好了蛋糕,一大早取了蛋糕后,就向着郊区出发了。这是我第一次陪父亲过生日,而且是我和父亲单独过。为此,我早早就已经在开始规划了,在网上学了几个家乡菜的做法,每天都要看一遍菜谱,到生日那天,已经差不多记熟悉了。虽然信心满满,却又略有担忧的我,登上了郊区专列。可能是太过兴奋和紧张,我的心思完全的神游天外,已至于到了站都不记得下车,苦苦多坐了两站,还得补票返回,又白白多耽误了2个小时。
父亲问起怎么这就久才到,我只说是没赶上车,多等了一会。至今他也不知道我的这件糗事。
匆忙赶到以后,在厨房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等到父亲下班回来时,勉强把菜端上了桌。
关了灯,点上蜡烛,放着手机的伴奏乐,我和父亲一起唱了生日快乐歌。父亲在自己唯一的女儿面前,显得有些害羞,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我说到:“我的女儿长大了。”
音乐结束以后,我让父亲许下了自己的生日愿望,我还记得父亲的许下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永远平安健康——我的傻父亲,生日愿望一年只要一次,是要许给自己的啊!
父亲至今也不知道,在那个只有烛光的温暖夜晚,在他闭上眼睛许下自己生日愿望的时候,我从他的双鬓看到了纵使在黑夜也隐藏不住的白发.....在父亲睁开眼睛之前,我悄悄擦掉了自己的眼泪。
那一刻起,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只是那个会依靠父亲的孩子。那一刻,我也成为了父亲的依靠。
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南方沿海的父亲,终归是无法忍耐上海极端的气候环境。加上其他各种考虑,在上海工作了一年以后,父亲回到了深圳。我和父亲唯一近距离相处的一段时光,也就此结束了。
现在,我毕业以后工作还在上海,父亲也仍在深圳。两地相隔2000多公里,我们一年大概见2次面。
和以前一样,没有不习惯。
只是越长大,却越开始向往和想念那一年,想念那样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