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今天先生和孩子之间的冲突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觉察那个当下的情绪
1、我很反感先生那样和孩子说话,武力霸道,很想和他对抗。
2、我也不接受孩子那样和先生对抗,没有礼貌与尊重。
3、我对他们充满了评判,尤其是先生。一个大人没有大人的样子,就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
我看见内心的纠结、撕扯与冲突。但我不能却不能当着他们的面偏袒任何一方。我也看见内心对完美父子关系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和睦共处,希望他们能够有统一的意见。很显然这不现实。
二、采取的行动
在他们争执的过程中,我开始了解几天前拿回来的宣传册,因为现在暑期招生的特别多。我也希望儿子和我一起能到附近去看看其他学校(他不愿意)。我低声告诉先生为什么学校会收那么高的费用,不是无缘无故的,高费用一定有高费用的价值。他的火气小了很多,自己出去询问学校了。一会儿给我回来电话,说让孩子上学吧。而那个时候,孩子已经决定了不再上补习班了。(当孩子给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孩子内心的委屈。而这个感受,正是我曾经体验过的感受,对爸爸充满期待,可是他却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我来到孩子的房间,告诉孩子爸爸的决定,孩子说不上了。说着的时候,眼泪已经流出来了。我说,我们会有很多艰难的环境。他爆发了:“不是”。歇斯底里的声音。我知道他内心的愤怒,接纳他的愤怒,渐渐地感受到他情绪的消失,他开始看手机,听见了他咯咯地笑声。
下午,约先生一起去看电影,想再看《冈仁波齐》,先生在忙碌。依然和他很轻的说话,我知道不能点燃他的火气。他没有学习,他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他有他的禀性。我只能转化我自己。
他们都没有错,只是我内在的禀性的投射。孩子的对抗,先生的暴怒,都和我内在的种子有关。我不能继续制造新一轮的麻烦,要在此刻消灭这所有的火焰。让它化掉。
三、想老师会怎么做?
老师也会面对这样的场景,当老师面对这样场景的时候他会怎么做。
他同样会看到两个人禀性所激起的情绪。老师会等,会让他们把情绪发泄出来完,会说很少的话,继续等那个时机。
老师的内心没有评判,因为他知道这是人必经的过程,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性,而没有化性之前一定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老师会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引领,而一定是最恰当的时机,只是不是当下。或许会一个月,或许会半年,或许会一年。
老师会相信一切不会那么如自己所愿,一切都会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定力,包容力,就一定能够引导到别人。
老师不会批评他们任何人,只是会引导,会让他们反省自己。
四、问题结束了
直到此时,两个人已经基本恢复了平静,虽然内心对彼此的态度还不能理解,但硝烟已经消失。我也看到内心归于平静。路漫漫,途中我们需要看见自己的承载,看见自己的宽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