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艺回到寝室害羞地和室友说,她分手了三个月的前男友找她复合了。
“什么?他竟然来找你复合?”正在晾衣服的华子声音很是尖利。
躺在床上敷着面膜的阿姘探出头来,“小艺啊,你千万别同意。我跟你讲哦,他就是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心理。我以前甩了我前男友,后面再面对他就是这种心理。”
“是啊,小艺,别答应。这种情况最后肯定也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到时候又要难过了。”吃着零食的阳阳附和道。
小艺后来在微信上跟我倒苦水。
“学姐,我知道她们是为我好,可是这些话我听着还是不舒服。”
“每次我和男朋友吵架的时候,回到寝室心情不好不说话的时候,她们就会过来安慰我,我很感激她们,真的。”
“但是,她们每一次的安慰,听到我的耳朵里非常刺耳。因为,要么是以她们自身的男朋友和我的男朋友对比,来告诉我,我的男朋友对我多差,不值得我去爱。要么,就是告诉我,女人该潇洒一点,不要为了男人伤心,我这样就跟怨妇一样。”
“寝室里,我长得不如她们好看,性格也不如她们活泼讨喜,她们都谈过恋爱,就我是快毕业了才第一次谈恋爱。我珍惜的爱情,在她们眼里就是一文不值的。”
“学姐,是不是我太不知好歹了?”最后,小艺疑惑地问我。
“没有,因为你不需要这样的安慰。”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你早餐只吃一个馒头时,他们过来告诉你,这样营养是不均衡的。
你应该要向他们一样,牛奶燕麦,蔬菜水果。
他们也许是好心,但是他们忽略了,你是因为生活拮据才只吃一个馒头。
而他们跟你描述牛奶燕麦,蔬菜水果的时候,健康的脸上粉嫩的光晕,刺痛了你的双眼。
你只能强压下自己不舒服的感觉,用蜡黄的脸朝他们绽放一个真诚的微笑。
一次两次你还能笑,若是经常这样呢,你还能和他们做朋友吗?
心理学上说,如果没有共情就没有安慰。
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前者是对他人目的、企图、信仰的理解;后者指的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受。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往往是情感共情。
就像小艺一样,当她和男朋友吵架的时候,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倾听她诉说、或者理性的帮她分析问题的人,实在不行,那就安安静静地不要打扰她,让她静静。
而反观她室友的安慰,如果小艺是个敏感尖锐自尊心非常强的姑娘,她会不会觉得——你是在炫耀你的男朋友比我的好多了而你非常不care吗?
这样的“安慰”,其实我们好像经常遇到。
在上学的时候,你某次考得很差,自己偷偷趴在课桌上哭鼻子,这个时候会有一大帮同学围过来安慰你,人群中就会出现这样的声音,“哎呀,其实还好了,你上次考了班级第18,这次考了第25,也没有退步好多啦。我才叫考得差呢,这次生病一门没考,都从年级前5跌倒了前50了。”
当你毕业后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回到家乡当个县城公务员的时候,你那个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同学跑过来跟你说,“回家多好,小县城又没什么大消费,特别是房价还便宜。不像我,拿着你几倍的工资,每个月光去大商场买买买就去了一半了。”
这些“安慰”,句句都在劝解,却也字字都在显示他们自己的优越感。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之一。当我们遇到烦恼或者不幸的时候,这种需求尤为显著。
外界的打击、刺激往往让我们内心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孤独、疲惫、痛苦、不安、自我否定。
这个时候,一般人都需要有个人来安慰自己,洗涤一下自己的那些坏情绪,给自己温暖、宁静的力量。
而上文提到的那些“安慰”,却不是你坏情绪的有效洗涤剂,更像是催化剂,让你的坏情绪膨胀得更大。
这样起反作用的安慰,就像垃圾食品一样,在你无意识的时候慢慢侵蚀着你的情绪健康。
没有真正感同身受的安慰都是假的共情。
我们无从考究这些安慰是来自于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实际上,也不需要去在意这一点。
因为,对不起,我不需要你的安慰。
网友评论